第三百七十五章 事态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事态 (第1/3页)

    听到唐沐的问题,李肇基忽然停下了脚步,陷入了沉思,他思索一会,说道:“不,不对,有些不对劲。”

    杨彦迪的眼睛看了一会地图说道:“哪里不对?”

    “我们不能太自以为是,应该站在清军的角度上去想一想,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考虑问题。”李肇基说。

    众人一时陷入了思考之后,巴莱忽然说道:“阿巴泰所部动向不明,这不对,很不对。”

    杨彦迪立刻问:“怎么说的?”

    巴莱说:“站在满清角度去想,对他们最有利的,不是东方旅支援锦州,与粤军合营,粤军东退或从海上撤退。阿巴泰所部四千余骑,也不应该是潜伏不露行迹,而是立刻出现,牵制我们。”

    杨彦迪看了看桌上的地图,微微点头,其余诸将也觉得大有道理。

    有两点是清楚的,其一,清军在辽西走廊的行动并非心血来潮,毕竟高第降清不会不与清军提前接触,那么清军可以利用接触的这段时间布置兵马,从多铎率领一万兵东进辽西走廊,就可以看出来。

    其二就是,清军的辽西行动,也不是全局重点,而只是局部行动。

    原因就更简单了,清军在关内主力分为三支,顺义和香河各立一个大营,对京城、通州方向形成掎角之势,而阿济格率军在中原方向四处掠夺,也是一支兵马。

    若是清军想要控制辽西,退回辽东,那一定会提前收拢兵马,毕竟京城的那支军队已经不是当年被多尔衮嘲笑只会送客的明军了,顺军一定会进行反攻和追击,旁的不说,阿济格那支兵马必须先退回直隶北,不然容易被顺军闷在关内。

    更何况,清军抢了这么久,抢来的牛羊牲口和壮丁不计其数,这些是满清的战利品,若这些东西不先送回,那岂不是空手而回。

    因此,从清军角度来说,应该是先打通辽西走廊,再谈撤军,而非先撤入辽西,再打通走廊。

    这两者的区别具体到东方旅这支力量上来说,那就是阿巴泰应该尽可能把这支军队牵制在辽东,使其不与粤军合营才是。

    如果大略算起来,东方旅已经扩军完成,现在的东方旅有十个步兵营,三个野战炮连和一千骑兵,加上各类辅助力量,兵力已经过万了。

    而粤军新训和新编军两部也有万人,再加上顺军登陆的五千人,就是两万五千兵。

    当然,不可能这么多兵聚集在一起,毕竟明军绝对不会和顺军协同作战的,但东方旅和粤军协同却是可以做到的。若让东方旅支援锦州方向,理论上是新编军六千兵,新训军王,兴部两千多人和东方旅一万多兵计可以集结于锦州左近。

    这是小两万的兵力,而吴三桂还有七八千人,是与满清敌友不分的力量,还驻扎在觉华岛。

    而清军在锦州一带可以集结的力量包括了多铎一万兵,高第部三千精锐,锦州、义州两地守军,汉军旗三千,满洲八旗四千余,另外阿巴泰所部四五千骑兵不知动向。

    可以说,双方兵力是大体相同的,清军怎么可能在锦州决胜负,赢了也就罢了,若是输了,辽西退路封闭,盛京、辽阳不保,若关内顺军有所配合,清军全军覆没也说不定,多尔衮怎么可能冒险呢?

    因此,从多尔衮的角度来说。这场仗最稳妥的布置就是,阿巴泰所部骑兵在战役一开始就是出现在战场上,牵制住东方旅主力,让其不能西援锦州,由多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