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粮食贸易

    第三百九十章 粮食贸易 (第2/3页)

。如此造成的储备物资消耗很少。

    事实上,这些咸肉仅仅为前来助战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无偿提供了一批。

    原因很简单,那群水手才是横跨大洋,穿越半个地球的远洋水手,他们习惯了咸肉,而不喜欢吃新鲜的肉类,不是鸡鸭这类禽类,还是猪羊这些牲口都是如此。

    船队经过淡水时,刘明德就很热情的为船队补充了一些活禽和活猪,但船上的水手在北上期间发生了拒绝实用新鲜猪肉,而受鞭刑的事情。

    结果,那些活的牲畜只作为了军官和高级水手的美餐,有几头猪幸运活了下来,因为水手们强烈要求留下它们作为宠物,其中一头猪还因为过于肥胖,死在了佐渡岛。

    当然,英国佬不喜欢吃新鲜肉,也与英国船上厨子糟糕的烹饪水平有关。而与东方船员一样,英国佬也喜欢吃新鲜的鱼。

    而宋献策为李自成展示的第二种事务便是受各国水手集体讨厌的鱼干。

    只要封口得到,腌肉是不会发出腥臭味道的,但鱼干不同,它会让整个船上的环境变的糟糕。

    而鱼干则更容易盛放,木桶可以,口袋也可以,这是一种比咸肉还要便宜的东西,因为商社能够自产。

    商社的咸肉主要来自与两方面,一个是提前准备的储备物资,这是采购自淡水。其中大部分是鹿肉和猪肉。而另外占比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在辽东的生产的了。

    李肇基给归顺自己的家庭分发了牲口,但多出来的全部宰杀,用盐泡腌,甚至在停战期间,李肇基还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围猎,让咸肉桶里的成分更为丰富了——獐子、黄羊、野猪甚至包括熊和狼。

    而扫掠的牲口里,不能役使的,不管年老还是受伤,一概宰杀掉,变成了咸肉。

    所有的咸肉里,李肇基挑选出了一批质量较好的,主要是腌牛肉和猪肉,作为旅顺、金州等要塞的储备物资,甚至给佐渡岛上送去了一部分,其余的,全部就地发售。

    而鱼干就不同了,台湾岛左近就是渔场,在去年开始储备物资的时候,因为淡水一带牲畜不多,牛不能宰杀,猪的数量有限,鹿的来源不稳定,李肇基只能大规模采购鱼干,这催生了淡水一带的捕鱼业,尤其是拖板渔网的发明,让鱼获量提升了很多。

    各类加工后的鱼肉从一开始就是商社与岛内诸多部落交易的主要货物。

    随着北征开始,商社集中全部船只,并且雇佣民间商船北上,而在觉华岛期间,随船而来的淡水和广东商人发现,因为战乱,本地的粮食价格高企,但他们又没有路子插手江南的粮食贸易。

    把手里的货物一划拉,发现能够与江南粮食进行竞争的,就是淡水产的鱼干。

    说是淡水产的,其实和淡水关系不大,称之为琉球鱼干更为合适。

    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保鲜能力有限,在海上捕捉的活鱼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就会腐坏。因此,只有靠近人口密集区的地方,才会形成了有规模的捕鱼业。

    但显然,商社的人口是有限的,好在,处理各类海产,可以用腌制的办法。

    因此盛产鱼干的地方必然是盐场与渔场在一块。

    而在商社控制下,只有琉球满足这一点。

    在东方商社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签署《香港条约》的时候,李肇基试图通过利益交换的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