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辽西会战

    第四百六十六章 辽西会战 (第2/3页)

,双方的脱离接触,对于东方商社来说并非坏事,东方商社得以完成全部的登陆,占住了宁远要塞,就拥有了一个坚固的落脚点,并且完善了港口设施。

    登陆和侦查一直持续到了五月一日,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李肇基弄清楚一切了。

    辽西走廊,是满清预设的战场。在半岛战争之后,博洛和岳乐兄弟主持了辽西走廊的工作,构设了新的防御态势。

    辽西走廊的一切百姓,不论八旗还是绿营,全部内迁,但并非向辽东方向迁移,而是向北,进入松岭、黑山这两道燕山余脉之中,不仅辽西之民迁入,满清还从朝,鲜迁移了四万户进入这片山脉,在大小凌河等河谷地带屯田,尤其是以大凌河为主,而核心便是大凌河谷,后世被叫做朝阳市的地方。

    这直接改变了满清在辽西的劣势。以往面对海上袭击,狭长的辽西走廊随时可能被切断,但现在不同了,不论是东方商社海上登陆,还是顺军出山海关,只要往辽东方向进攻,清军就可以从北面山谷出击,切断其补给线。

    而若是先解决北面的威胁,就要深入地形复杂的山岭之中,火器的优势会被大规模的削弱,旁的不说,东方商社引以为傲的那些重炮就用不上了。

    李肇基弄清楚了这些,不得不赞赏爱新觉罗一族的智慧,但幸运的是,他也非吴下阿蒙。

    东方商社的军事力量已经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扩充,李肇基指挥下的大军,便是最强的一支力量。

    这支军队包含了陆军的第二军,第三军两个野战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近卫师,还有大明派来的陈平所部三千人。

    此外李肇基还为这支军团增派了大量的重炮、辎重部队,并且单独建立了一个骑兵师增强。

    商社的主力军队之中,只有第一军还驻在汉江沿线,但那已经算不上一支精锐部队了。

    本来第一军是最精锐的,李肇基为了迷惑满清,把第一军三个步兵旅里各自抽调了四个营,然后混编海外领地驻军以及曾在陆军中有过服役经验的陆军组成了第三军,而第一军主要都是从半岛招募的新兵。

    陆战队和近卫部队都出动了师级单位,还有一个骑兵师,此次登陆的军团相当于三个野战军和一个骑兵师,兵力已经超过十一万人,哪怕只计算战斗人员,也已经达到近八万。

    李肇基要的就是毕其功于一役,而他的对手,满清同样下定了决心,除了驻守半岛的济尔哈朗部,精锐尽出,合计有十三万军参战。

    五月十日,完全完成登陆的东方军团向东发起了进攻,李肇基留下海军陆战队两个受损严重的团驻守宁远要塞,然后迅速对锦州要塞发起了进攻。

    然而,锦州要塞并不好打,这是博洛兄弟二人精心打造的辽西防线的支撑点。

    这座要塞完全与锦州城脱离,而是选择在小凌河一处河湾高地构筑的棱堡要塞,其构筑于高台之上,北面、东面和南面全部被小凌河包围,只有朝西的这一面有喇叭形的开口,但宽度也只有一千三百多米。

    清军利用地形,在要塞西面设立了四道,纵深超过一千米的工事,配属了七十多门红衣炮,其余轻炮不计其数。

    要塞之中驻扎军队一万六千多人,号称三万,而且都是精挑细选的。满达海率领满洲正红、镶红两旗共三千精锐作为督战队,炮兵全数从孔、耿两藩之中调遣,仅仅是八旗就占据了大半,其余则是吴三桂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