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原来是故人

    第20章 原来是故人 (第3/3页)

只是会因其情绪变化暴涨。

    每当她心情或好或坏,炎热都会剧增,甚至影响王宫周边百里之地,使得人们日不能歇,夜不能寐。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得举家搬迁。堂堂国家都城,人烟日渐稀少。

    国王初时倒还请名医为她医治,结果始终不如人意。那些名医看罢,都是束手无策,摇头不语。

    长此以往,国王见青依虽疾病缠身,仍每日照常作息,似乎无甚影响,便了却寻医问药之心。

    青依年幼之时,只知身边之人对自己总是避而远之,好似如何面目可憎一般,心下虽甚是不解,但想或许是忌讳自己公主身份,却也不萦于胸。随着年龄渐长,心智成熟,这许多童年时不解之事,也都渐渐明白。

    她这回是私自出宫,便是听说东方古鱼国有一奇地,名为迷雾鬼林。这迷雾鬼林之中,生有一种奇花,可解自身怪病。

    这种花生长在深山老林中,悬崖峭壁上,以吸食天地日月之精华而生。

    只因一百二十年才开一株花,不畏风雨严寒,花开一年而凋零,故而被称为十二月花。又因这花花瓣为红、绿、黄、蓝、白、黑、金七色,也有人称之七色花。

    她起初听闻古鱼国有此奇花,又碍于从未出过宫门,自己虽贵为公主,于人情世故却一窍不通,与深山野人无异,始终不敢踏出家门。

    哪知在她得知自己所患之症竟有药可解之后,心中便再也无法安定,每日吃饭睡觉,脑海中总是浮现旁人如何对自己避而远之,如何背着自己窃窃私语的模样。

    每日这般,使得她读书写字之时,也是心中烦躁,不到片刻就再难继续,玩耍之时,也是郁郁寡欢,总是一副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如此过了数月,终于按耐不住,留了一封书信:“父王亲鉴:女儿终日为疾病所扰,身边亲信之人皆视若魑魅魍魉,远而避之,使得女儿总是心神不宁,夜不能寝。女儿听闻东方古鱼国有一奇地,名为迷雾鬼林。林中有一奇花,名为十二月花,可解女儿之症。女儿此番去到东方,寻得十二月花,待怪病得治之后,便即回转。勿念。女青依叩上。”便独自一人,整装上路。

    出了都城,才发觉自己如井底之蛙,于世间一切竟是一无所知,心中顿觉万分迷茫。

    她不识道路,只得逢人便问:“你知道迷雾鬼林怎生走法?”

    旁人见她模样美貌,又天真灿漫,都待她甚是亲近。有知情者给她绘了一副地图,并加以指导,告诉她只须如此如此,就可去到迷雾鬼林。

    她照着指点,行走月余,一路颠簸,才出了姜国,来到楚国境内。而后便有了偶遇夏无神之事。

    后来二人分别,青依来到古鱼国,辗转一年有余,始终不知迷雾鬼林在何处。

    这日,青依行走半天,腹中渐觉饥饿起来,要找饭店歇息,偏偏寻常人家也是不见。

    她从未出过宫门,想不到独自在外,竟是这等艰难,只得坐在路旁一块石头上,双手支颐,发起愁来。

    她坐了一会,心想:“倘使在山野之中,没处吃饭,也可寻些野果充饥。只是官道之上,又哪有半点果树的影子。”

    这时,忽听得马蹄声响,一乘马自西面奔来。来得近了,便见马上坐着一个少年。

    那少年庞眉白发,身材甚是魁梧,瞧模样似不过束发之岁,再细看时,又仿佛耄耋之年,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他浓眉大眼,鼻高口阔,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隐然显现出一股睥睨天下之色。

    青依心底暗暗喝彩:“好一个少年,只这一股气色,便可堪称英雄,不知我姜国的少年英侠之中,可有这等人物。只是这少年瞧着怎么有几分眼熟!”

    青依忽地灵光一闪,心中有了计较:“啊呀,这人来的可真是及时,省了我的脚力。”

    于是,便有了青依使计盗马之时,却哪知这少年正是之前偶遇的少年陈九四,现今已改名夏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