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挂石窟3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3章 天挂石窟3 (第1/3页)

    玄中子嗜茶,门生常为师父煎茶,也都精于茶道。

    当时的茶,略与羹汤相类,与宋、明后世全然不同。

    玄中子室内有一方石桌,旁有石鼎,专为煎茶之用,李药师便在石鼎之下生起炭火。

    唐代陆羽《茶经》 有言:“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所谓“活水尚须活火煎”,乃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煎茶数百年积下的经验。

    炭火之外,其次可用桑、槐、桐、枥等坚实细密的木材生火,绝不可用松、杉、柏、桧等含有油脂的木材。

    否则油脂燃烧,升起浓烟,掺入茶中,则大损其味。

    此时玄中子正在考校房玄龄功课。

    房玄龄入师门不过数年,进境虽是奇速,但所问的问题仍不出书本范围。

    玄中子最重启蒙,房玄龄所提的问题虽然浅易,他却不厌其详地解答。

    玄中子花在这些小弟子身上的时间,竟是年长弟子的数倍。

    李药师一边生火,一边静听师父的教诲。

    所谓“温故而知新”,师父虽是回答房玄龄的疑问,李药师却也获益良多。

    他将炭火生起之后,便找茶饼。

    西晋以来,极品好茶的产地即在豫州的西阳,荆州的武昌,以及扬州的庐江、毗陵,当时均不在隋帝国的疆域之内。

    然而玄中子出身琅琊王氏,他族中随晋室南渡的一支,是南方最有权势的望族。

    东晋名相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都是他族中的矫矫人物;而两晋与南朝四代的皇后,有十余位出身琅琊王氏。

    因此玄中子所吃的茶,颇有一些是因亲戚往还而得自南方的珍品。

    李药师打开师父贮茶的箱笼,茶香登时溢满全室。

    他深深吸一口气,让茶香充盈肺腑。

    他知道师父最喜欢毗陵茶,往箱笼中看时,果然有几片毗陵茶饼,其中一片已用去一半。

    毗陵在当时已有数百年产茶历史,后世唐代的极品顾渚紫笋、宋代的贡品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