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丈母娘看女婿2

    第十四章:丈母娘看女婿2 (第2/3页)

绝难想到她如今已可称半老徐娘了。

    “哈哈,好叫夫人知道,我曾与这小子打赌,若他来扬州,能在月余时间内找到一门赚钱的营生,那我便同意他和倩儿的婚事。

    我说你们父子怎么隔了旬余才来,如此看来,你小子是有了把握了?”孙元庆解释了一句,随后对陈响说道。

    “把握不敢说,还请孙叔先看看再说”陈响说着,刘彦昌将手里捏着的书稿,递了过去。

    “这是话本,由沉香构思我来书写完成的”刘彦昌说道。

    话本?

    孙元庆看着手里的书稿,一时间竟然真的愣住了。

    陈响的聪明伶俐他是知道的,他也想到过很多种可能,但,他是真的没想到竟会拿出一个话本来。

    话本从隋唐起就已经有了,到了宋时重文抑武的大环境下,话本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更甚至是产生了【说书人】这一专业靠着说话本为生的职业。

    因此,孙元庆对话本倒也并不陌生。

    只是,

    “你如何确定这话本能够赚钱?”孙元庆没有看书稿,而是先问道。

    “孙叔走南闯北,可听闻那井水处处,皆歌柳词?想那柳三变如此,我父这话本必不会差”

    柳永么?

    孙元庆点了点头,在大宋,谁不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不得圣上喜欢,换来一句。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从此仕途无望,便自羽【奉旨填词】的柳永柳三变?

    只是,这话本能抵得上柳三变的词?

    不单是他不信,就连周氏也不信,心里甚至将这刘家父子又看低了几分。

    陈老狗何等样人?

    看了孙元庆和年轻貌美丈母娘的神情,他如何猜不到他们心中所想?

    只是,

    柳永再如何牛逼,又岂能抗衡后世所有词人?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这些人,一人抄两首,也足够了。

    于是,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扬州那畔行,夜深听蝉鸣。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