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只是眼熟吗?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只是眼熟吗? (第2/3页)

放心。

    此时也为焦信告了罪:“实在是起不来。”

    焦信带出去的糖卖出的价格比他们预想的还要高出两倍。

    扬州世家豪奢,恰巧有扬州商队因水患滞留南海郡。焦信便抓住这机会,摆身份、拉高雪糖的身家,使尽浑身解数成功带着超出预期的钱回到了桓亭。

    “无妨,”楚云歌不在意这些,她深谙创业团队激励政策:“焦信为淮南的付出我等有目共睹,又怎会因此而对他不满?应该多加赏赐才是。”

    且不说第二天醒来就看到床头金饼的焦信有多感动,在足够的经济支持之下,修路方案迅速定下来。

    因着高温煅烧炉暂时无力建造新的,所以杨培等人的子侄带着淮南王的命令前往各县筹集人手和材料,送到桓亭制成水泥直接往各县铺路。

    毕竟在如今的道路条件之下,运输回去再铺路还不如靠着更多的人手当场修路,等水泥干了再运输连点成线效率高。

    雇佣的各县青壮,会得到一定的钱财。但与之相对,各县需要按比例为楚云歌种植柘,用来抵修路材料钱。

    不过两天,一切敲定,各自行动。

    也是这个时候,土豆成熟了。

    土豆一般是一年两季,春季二到三月种植,通常会在六到七月收获。

    但系统出品的高产良种,不仅提高了产量,还直接减少了一个月左右的生长期。

    此时已经是五月中旬,楚云歌也对土豆的成熟早有预料,因而面上十分淡定,还能对国师玩笑:“这可是海外之物,国师想必没吃过。”

    对国师状似随意问出的白糖和曲辕犁的来历,楚云歌能胡诌的都糊弄了过去,至于没见过的作物自然不是山野之物就是海外得来。

    这个时间土豆确实还在海外,她也不算说谎。

    也不知国师信是没信,他只是优雅起身:“那殿下带某看看这海外来物吧。”

    楚云歌下意识跟上他,不明白国师什么时候对食材感兴趣了。

    傅衍之没多说什么,只在离开王府前挑挑眉让她带上暗卫,自己也带上了楚云歌眼熟的小将。

    土豆田在桓亭县西边,此处土质多沙壤,很适合土豆和红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