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二道金牌

    2.十二道金牌 (第2/3页)

料,诏书里又是赵括上将军牛逼,大家都跟着他,赶紧把秦军给灭了。

    赵括才刚看完这个诏书,营门外又传来喧哗,竟然又是手持金牌的黑衣军信使。

    反反复复,短短两个时辰,竟然来了十二波手持金牌的信使。

    第十二个信使,正是赵国的宗室赵从,平常和平原君走得很近。

    之前送信的信使到了以后将诏书拿给赵括,确认无误后就返回复命了。

    而赵从将诏书递给赵括以后,却没有离去,而是在营中坐下,司马越还给他倒了杯水。

    赵括对这个赵从也有印象,这是平原君赵胜最看重的嫡系子弟之一,平常也负责和邯郸城里的他国质子们联络,以及管理门客的事。

    赵括父子二人都是平原君举荐的,对于赵从自然不陌生。

    只是赵括刚刚穿越过来,而且面对白起,心中悲苦,也没有强颜欢笑,自顾自打开诏书。

    哎,还是那些车轱辘话,进军进军再进军,通篇看不到撤退这两个字。

    赵括看着眼前催促自己进军的十二道金牌,欲哭无泪。

    千年后那位举世敬仰的将军同样面对十二道金牌,却是退兵的金牌,功败垂成。

    自己要是能和他换一下,该有多好。

    想必后世有许多人在扼腕叹息那位将军在当时没有起兵清君侧。

    想到这里,赵括作为一个穿越者,心里完全没有对王权的尊重,竟然立刻有了拥兵自立的想法。

    不过马上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赵括这副身体的记忆已经和赵括融合了,所以他知道手下这些将士,忠诚的不是自己,而是赵王。

    况且,长平这个地方,地形险峻,没什么良田,又长年征战,基本没有粮食产出,主要都是靠着赵国供给后勤。

    长平这里本来就驻扎了大概二十五万赵军,加上赵括这次带了二十万大军,总共有四十五万大军需要吃饭。虽说赵括这次还带上了赵国拼尽全力筹集的粮草,但理论上也就足够这些人马吃个两三个月。

    这要是造反了,自己最多撑三个月就没饭吃了。

    想到这里,赵括也有点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