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心思

    第10章 小心思 (第2/3页)

个漂亮的女孩子聊天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不多时,剧组主创们陆陆续续来到会议室,最后彭晓莲和张建亚陪着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走进来。

    大概除了袁荃有些发懵,在座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李唐看到这位老者也吓了一跳,心道:这位老爷子怎么来了?

    老者叫刘琼,八十多奔九十的高龄,默片时代入行的电影演员,妥妥的祖师爷。三四十年代在上海滩红极一时,建国后又兼任导演,拍了很多优秀电影,比如《女驸马》、《乔老爷上轿》、《51号兵站》、《阿诗玛》等等。

    待导演彭晓莲介绍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老爷子扮演的是五十年后的郭绍白,原先的剧本里没有这个人物,是彭晓莲后面加的,通过五十年后老年郭绍白的回忆,徐徐拉开发生在建国前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剧本围读并不是简单的演员之间对对台词就好,而是整个主创团队包括幕后的导演、编剧摄影、灯光、美术等方面的大佬一起参与,集体研讨,大家针对剧本结合实际拍摄提出各种修改意见。

    在某种程度上,剧本围读相当于剧本定稿会。会议结束后,最终确定的剧本将不再允许随意改动,成为全剧组成员共同维护的智慧结晶和创作共识。

    会议开始之前,大家简单自我介绍,除了李唐和袁荃这两位男女主角以及扮演陈老总的那位特型演员之外,其他的演员包括幕后主创团队全部来自上影厂。这也算是彭导对厂里做了一定的妥协和交换。

    会议开始后,彭晓莲便让大家针对剧本提意见。

    这个剧本最早是由上影厂提供的,但彭晓莲对原始剧本并不满意,便张建亚一起对剧本进行了二次创作,今天原始编剧没来,估计是心里不爽,于是大家把各自的问题都抛给了两位导演。

    电影剧本围读和舞台剧的剧本围读区别不大,多了一个摄影环节,同时更加突出灯光效应和美术的作用。

    幕后团队多是强调技术方面的细节调整,演员则要结合人物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到李唐的时候,他把正在记录的笔记本往前翻,这段时间他的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罗列了一大堆的问题。

    这货先是打了招呼:“导演,不好意思,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多?”

    “不要紧,问题多是好事,我们只有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了,才能塑造好角色。小李,你大胆问吧。”彭导挥挥手鼓励道。

    “谢谢导演。首先我想问的是郭绍白这个人物准确的年纪是多少,剧本里只是说他二十几岁,比较模糊。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