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落到这么惨?

    怎么落到这么惨? (第2/3页)

在于站在本国权力之巅者的视野和思维存在着先天的缺陷。看似启用了百里奚的虞王并不是很在意他的意见,看似尊重他,实际上仅仅是为了敷衍宫之奇而已。虞王没有明白,现在国家已经站在了命运的刀刃上。一次错误的选择足够让他和他的一切一起下地狱。虞公认为自家与晋国是远方血亲,上一次晋军“有礼貌地借道”和“给面子地撤退”恰恰证明了自己的判断。然而却没有在意自己几位臣子所提出的:比虞国与晋国血亲关系更密切的周边国家已经有数个遭到消灭,晋国的欲望和野心,绝对不会被所谓的祖上血亲关系所约束。

    至此,宫之奇与百里奚等臣子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晋国再一次派出了使臣,请求“借道”讨伐虢国。这一回,晋国使臣竟然带来了虞国君主喜爱已久的美玉和骏马作为“借道”的礼物!

    原本晋王并不舍得如此贵重的礼物,然而此次出使的晋国大臣荀息早在出使之前,就已经制定了“行贿借道,重利诱虞,讨伐虢国,各个击破”的兴邦大计,而当晋献公对此犹豫之时,荀息笑言:“虞国君王贪图重宝,此番必定答应借道。原本虞虢两国,恰如唇齿,而被美玉宝马蒙蔽了眼界的虞王定然会抛弃原本既定的联盟政策,此次出战,虢国必败,我方定要斩草除根。没有了虢国的牵制,我军灭掉虢国之时,就是回师击溃虞国之日,如此一来,虞国又凭借什么,能够抵挡士气高昂、战力正旺的我军。这宝马美玉,就是暂时寄存在虞国罢了,而这寄存的代价,一个虢国还不够,还要加上整个虞国!”

    晋献公心中大喜,主意已定,于是就有了荀息出使虞国、携美玉宝马拜会借道的计策。虽然虞国君王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但是百里奚和宫之奇显然并不是易与之辈,他们早已看穿了晋国的熊熊野心,自然知道可怕的晋国定然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虞国这块送到嘴边的肥肉。眼前的利益能够冲昏君王的头脑,却不足以让具备着出色战略视野的宫之奇和百里奚也乱了方寸。于是,两人商议之下,宫之奇上书进谏:虢国为我虞国屏障,可谓是抵挡风雨的第一道防线,称之为唇,称我为齿,毫不过分,然而从来唇亡齿寒,虢国灭亡,虞国也定然殉葬!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左传》

    但是无论是百里奚还是宫之奇,他们能够看穿晋国的计策,却没能读懂自家君王的心。相反,作为对手的晋国大臣荀息,却比他们更加了解虞王的弱点,并且将这个足以致命的缺点无限放大,以致大到让百里奚和宫之奇无法逆转的程度。

    没有什么比敌人深刻地洞悉和利用自家领导的缺点更可怕的事情了。对于臣子来说,自己纵然有千般才华与能力,但不能让这份才智转化为决策者的命令也无济于事。敌人或许在才智与计策上与宫之奇和百里奚等人不相上下,但是他们却拥有着百里奚等人完全无法战胜的一块最重的筹码。荀息的计谋能够获得己方决策者的全力支持,即便是计策本身不如百里奚、宫之奇等人,也依旧能够对百里奚等人产生难以挽回的、毁灭性的打击。

    百里奚等人最大的缺陷并非是才华与智谋,也不是当初的选择,而是这份选择之后,自身对君王的决策难以产生影响,而且没有尽力改变这一状态。虞王足够尊敬他的臣子,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然而在决策之时,却依旧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和计谋。百里奚等人早应比荀息更加了解自家君王的缺点,甚至更有机会改善这种缺陷。但是,他们却始终把自身的才华和智谋用于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的假设之上,万万没有想到,没有解决这个先天因素,之后所有的规划与智谋,都是无根浮萍。

    晋王这一次不再打算把“借道”进行到底了。他希望以后这条道路就此属于晋国,而不是每次想要做什么就要“借”。转移所有权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粗暴也最一劳永逸的,就是征服。

    虢国再一次被“借道”而来的晋军穷追猛打,三方势力的诡异平衡就此被打破了。收下了晋国厚礼的虞公深感恩情,甚至提出派兵充当先锋部队,与晋军共同攻打虢国。然而,几乎每一位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的君王,都会站在自身立场和国家利益的角度上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纵然是仇敌,也可以谈笑风生,共商大计,即使是血脉亲人,也可以挥舞起由欲望和利益催动的锋利屠刀。

    公元前655年,晋国与虞国的联军高歌猛进,势如破竹。虢国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摧毁虢国的晋军,士气高昂,战力正旺。于是,到了虞国为收下的美玉和宝马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当年让晋王好一阵肉疼心酸的“借道费”就成了鼓舞晋军继续开疆拓土的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