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完美地拔鹅毛?

    到底如何完美地拔鹅毛? (第3/3页)

题,否则,还会有更多的刺客在黑暗中磨刀霍霍,等待着做一次为民请愿的英雄。

    到底应该如何完美地拔鹅毛呢?

    在社会最底层挣扎拼搏过的管仲显然明白,仅仅凭着暴力和鲜血,或许可以在短期内聚敛财富,然而,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并不能仅懂得挥舞屠刀,如果能够创造出令鹅毛大量生长的最佳环境,让被拔毛的鹅们不但不痛苦,反而很舒适,这才是上策。

    民以食为天。让百姓吃上饭、吃好饭,显然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直接从老百姓手中夺走粮食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而与百姓进行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的交易,更能够令人接受。而政府提供的交换物,自然是因地制宜为好。齐国濒海,盐业发达,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极其适合充当这场官民交易的媒介。

    能够被市场认可的物资自然能够调控整个市场,于是齐国开始由政府管控盐业,原本取之自然的盐资源被人为赋予了平衡经济秩序的责任之后,齐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走向,悄然间回到了政府的手中,而且,并没有引发任何反抗和动荡。

    并非是交易本身如何合理,也并非是盐真的属于国家,只不过在这次经济调整中,国家合理地运用了暴力机关的执行力和行政法令的控制力,从而在满足了大部分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前提之下,平稳地将财富的支配权集中到了执政者的手中。

    不会有那么多“异类”去思考天地赋予人类的自然资源为什么要属于朝堂上的执政者,能够凭借自身的劳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已经远远比辛苦生产却被无条件劫掠要好得多。国家机器的强大暴力用于制订和维持规则而不是与民争利,已经让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可,反而不会有人去思考,规则本身到底是不是合理。

    满足了大多数人生存的需求之后,管仲继续制定了国家管理和分配矿产资源的规则。生产需要工具,原始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分配权,也平稳地成为了国家机关进一步控制经济的基础。

    紧接着,管仲进一步提出了“相地而征衰”的安抚政策,国家出面照顾和保护生产力不足的生产单位,让大多数民众能够认可“产量高低决定赋税多少”这个概念。此后,不断将国家无偿收取劳动成果的冲突概念淡化,为国家更深层次、更加稳定地接管和调控经济埋下了伏笔。

    当政权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并且对整个经济市场具备足够的调节和管控能力之后,这个利益集团就能够指定任何自身充裕而不具备实际价值的物质充当交易媒介。于是,货币管控机构应运而生。

    在管仲的主持下,齐国设立了“轻重九府呻”。由政府统一铸造货币,这种规范的货币呈刀形,名为“齐法化”或“节墨法化”,俗称“齐刀”。

    当一个政权能够掌握军队等国家执行机关的时候,看似强大,却并不可怕。而当一个政权能够控制商品交易的媒介——货币之时,这个政权就具备了凭借软实力控制整个国家的资本。

    整个齐国,在管仲的设计和规划之下高速地运转着,政通人和,生机勃勃。并非是齐国的税收政策真的如此仁慈美好,只不过,将统治者需求的财富隐含在商品价格里来聚敛资本这个手段,平缓而温和,也满足了大部分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