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楚国融入了世界?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如何让楚国融入了世界? (第1/3页)

    自周天子分封天下以来,南楚之地从来都被中原诸侯所鄙夷,地处蛮荒,人文粗犷。但是,从来没有君王喜欢永远被别人看不起。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所有人都希望获得尊重以及敬畏,甚至是更美好的一切。楚王自然也并不例外。

    无论是当年举兵北上问鼎中原,还是频兴战事震慑群雄,历代楚王心底都有着让这个崭新的楚国获得认可的欲望和决心。他们挥舞着锋利的武器,纵横沙场,南征北战,向整个世界展示着楚人绝强的武力。当年楚地周边,小国附庸邻里,其中既有楚国当年的盟友,也有曾经的敌人。然而时至庄王年间,这些国家,已经伴随着楚人震天的喊杀声和猎猎的旌旗,烟消云散。

    频繁的战争除了带给楚国越发广袤的土地之外,也带给了交战双方百姓难以磨灭的伤痕。任何一场战争,哪怕规模再小,也必定有人为之付出财富和鲜血。对战败一方如此,楚国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楚王决定颁布新的货币政策,因为战争所消耗的财富并不能凭空诞生,如果凭借政权和军队的力量,从百姓手中强行收取,对于王国的稳定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原本在这乱世中艰难生存的黎民百姓已经品尝着足够苦涩的命运,如果连基本的生活资料再被执政者强行夺取,那么与其穷困饿死,还不如揭竿而起。楚王深刻地了解这份源自求生本能的可怕力量,当然也并不想尝尝这份力量的威力。

    楚王很聪明,他决定发行和引导使用金属含量更低、面值更大的货币,通过市场流通,来调节和聚敛民间贵重金属所代表的财富。然而还是有人能明白这一点,于是大批商人和底层生产者开始恐慌,市场和经济系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和危机。此时,新货币政策仅仅颁布了三天。

    孙叔敖发现了这一点。他明白如此手段,对于民间财富几乎无异于一场掠夺。于是,在所有大臣都因王权而畏缩不前的时候,他决定上书进谏,保护民利。

    仁厚的品行,为民争利的决心,以及对全国局势的准确判断,让孙叔敖毅然冒着被君王否认甚至贬退的风险去劝谏楚王。他深刻地了解,国力有尽,民力有限,逆理强施,必然会导致可怕的结果。艰辛的童年民间生活,赋予了他体恤百姓的慈悲,而官宦世家的出身带来的广阔视野和饱尝政坛心酸的人生智慧,也铸成了似乎足以刺穿阴云的命运之剑。

    楚王并不傻,从来大道废,有仁义;国家昏乱,有谏臣。孙叔敖在朝堂之上的据理力争和坚决如铁的态度,让他明白了此项财政改革将会引发一场足够动摇统治根基的混乱。政令下达后的民间反馈以及令尹孙叔敖的直言犯谏,终于让这位并不想就此摧毁楚国的君王改变了主意。于是新币政策迅速终结,民间欢声鼓舞,朝堂君臣一心。

    随后,孙叔敖立刻着手整顿和振兴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