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楚国融入了世界?

    如何让楚国融入了世界? (第3/3页)

喊,看似声势浩大,却根本无力穿透人心中那一层厚厚的云彩。

    然而当楚国在孙叔敖的调控之下,偃旗息鼓之时,一种莫名的力量却悄然达到了原本刀剑和厮杀也没能实现的效果。

    并不是所有楚国百姓都惧怕战争,摒弃荣耀,也不是每一代楚国君王都昏聩不堪,屡战屡败。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如何拼命争取,却始终无法让自己的国家在混乱的世道中,得到一个能够得到所有诸侯从心底认可的名分。明明比楚国更弱小的中原国家,却依旧敢于发自内心地对楚国表示鄙视,冷嘲热讽一句:“蛮夷也!”

    楚国几代人都没有真正地明白,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或是缺少了什么。融入世界,难道不是凭借手中锋利的武器吗?让天下诸侯尊崇赞美的这份荣耀,难道不是凭借着千乘兵车浴血奋战吗?一任任楚王为了能够组织起千乘兵车的宏伟大军和足以斩断一切的锋利刀剑,殚精竭虑,耗尽心血。终于,军队和武力初具规模,中原诸侯的认可并没有随之而来,而楚国的百姓们、官员们,却已疲惫不堪。

    然而孙叔敖似乎冥冥之中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他所有的执政举措,所有的工程建设以及民生调整,并没有延续前代楚人的道路和思维。他似乎觉得,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武力解决,所有地位都建立在刀剑之上。或许足够强大的武力可以让楚国百姓和天下诸侯都卑躬屈膝,足够锋利的刀剑能够一时撑起铁与血的荣耀。然而被力量强迫的弯曲总归会随着力量的衰减而反弹,所有堆砌在刀锋上的荣耀,早晚必会被锋芒割伤。

    当然乱世中足够保护自己的武力也无可或缺,然而楚国似乎缺少的并不是这种武力。在诸侯们眼中,充满了蛮荒与粗野的楚地,荆棘遍布,穷山恶水,所有的楚人,歇斯底里,疯狂好斗。

    当潺潺的河水随着建设好的水利工程滋润了大地,当丰收的味道弥漫在楚国上空。终于,孙叔敖发现了,楚国到底缺少了什么。

    宁静与稳重,平和与浪漫。

    终于蛮荒楚地一点点变成了肥沃富庶的江南,足够丰富的物产和资源让始终如困兽般与天地搏斗的楚人松开了手中的刀剑。宽仁大气的法令让人民不再为了缺乏安全感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而到了此时,上顺天道、下应人和的楚国,终于开始向世界展现江南美好的浪漫。

    于是楚国瑰丽动人的文化渐渐成型,崇尚仁礼的思维缓入人心。人们充满敌意而暴躁的目光渐渐清澈,更多的楚人开始尝试着不再用充满愤怒和戒备的态度去面对他人。

    战争固然是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许多看不见的力量面前,武力并不能完全解决一切问题。当平和澄净的信念渐渐深入人心,中原诸侯们那一道竖立在心中的壁垒,没有被刀剑刺破,却无声无息地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