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的恩怨到底是从何而来?

    吴越的恩怨到底是从何而来? (第2/3页)

子以为上卿。

    ——《史记》

    阖闾称王之后,整顿吏治,积蓄力量。公元前514年,启用楚国逃亡名将伍子胥。公元前512年,伍子胥引荐孙武,阖闾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军队体系,令吴军的战斗力越发强劲。当具备了足够力量之后,这位雄心壮志的君王自然想要获得足以匹配其实力的地位。当年被困楚国后投降而流亡的吴王僚两位兄弟,就成了阖闾宣泄欲望的出口。这位有着足够智谋和勇气,敢于弑兄登位的帝王,当然深谙斩草除根的道理。流亡在外的两位公子,虽然已经没有再度威胁自身皇权的资本了,但是以追责其背叛国家的名义令其回国受罚显然名正言顺。当然阖闾知道,接纳了两位吴国公子的徐国(今安徽泗县附近)和钟吾国(今江苏宿迁、新沂附近),无论是出于原本的亲属关系,还是出于国家之间相互制衡的考虑,以及背后楚国对两国的暗中支持和授意,都不会答应吴国的这个要求。所以,对于吴王阖闾来说,这个要求,无非是以皇权内务为名,试探和扩张的一个借口罢了。

    两位公子虽然身份特殊,但是显然也绝难以达到足够引发强烈外交碰撞的程度。然而,公元前512年夏,吴国以极高规格派遣使臣,辞令严苛地责令徐国和钟吾国交还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

    得到了楚国支持和授意的两国显然没有把吴国这个新崛起的豪强放在心上。非但没有答应吴国的外交要求,反而变本加厉地支持两位流亡公子破坏和影响吴国政权。经过孙武和伍子胥等名臣训练和整合过的吴国军队,似乎也嗅到了战争的气息,厉兵秣马、整装待发。

    得知要求被拒绝的阖闾勃然大怒,下令吴军即刻进发,讨伐徐国。原本指望这时候楚国能够撑腰的徐国忽然发现,当吴军兵临城下之时,答应支持的楚国忽然不再帮忙。至此,徐国才明白,作为弱小者,在强国之间的博弈中,自己是最先被丢掉的一枚棋子。

    灭亡徐国之后的吴军士气高昂,大有几分向楚国蠢蠢欲动之势。领兵大将伍子胥更是与楚王有着杀父之仇。楚国正处于北方诸国的明枪暗箭干扰下,显然并不打算与吴国这个野心勃勃却又实力强劲的敌人轻启战端。吴国灭徐之战,楚国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衡量,已经尽量收缩忍让,但是没想到,伍子胥等人率领的吴军,依旧咄咄逼人,颇有些按捺不住的意味。

    楚国的退让和虚弱让吴军摩拳擦掌,身负杀父之仇的伍子胥更是向阖闾表明了自己希望率军攻打楚国的强烈意愿。通过灭徐之战,阖闾试探出了江北诸侯对于南部局势的态度,也发现了看似强大的楚国其实很虚弱。吴国的崛起,已势不可挡,雄心壮志的阖闾似乎看到了争霸天下的曙光。而楚国扶持的越国,却始终紧锣密鼓地发展着,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机会。这个同样具备着野心和欲望的国家,将自己掩藏得很好,无论楚国还是吴国,都在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地等待着一场事关两国未来命运的豪赌,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如同一条冬眠毒蛇一般蛰伏的“小邻居”。

    经过不断地试探、斡旋、平衡各方势力,吴楚两国似乎都已经嗅到了惨烈的战争气息。吴国一方,无论是出于国家重臣伍子胥的私人仇怨,还是君王阖闾的勃勃野心,楚国都是横在吴国面前的一只拦路猛虎。与其继续不疼不痒地试探下去,不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而楚国一方,虽然已经感觉到了吴军的冰冷杀机和战斗欲望,却始终并没有完完全全地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战略规划,将吴楚问题彻底解决。不断的摩擦和争端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愈演愈烈,令楚国君臣上下颇为不安。

    吴国逐渐消化着剿灭徐国和钟吾国的胜利果实,同时,按照伍子胥和孙武等人的计策,将士气正旺的吴军部队调整为三支,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对楚袭扰战。吴军三支部队,轮番发动攻击,而兵力上处于优势的楚军大部,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机动不足。一旦吴军发现楚国主力部队前来迎击,就迅速撤离,而当楚军无功而返之后,又再次突袭。虽然兵力远不及楚军,但吴军的军事素质,却因孙武、伍子胥等人的调教而远胜敌人。三支吴军就在边境上形成了轮番骚扰挑衅,却始终没有落入楚军合围的糟糕局面。

    在吴国长达六年的不断骚扰之下,楚国不胜其烦,人困马乏,士气低落。频繁而令人头疼的骚扰战令楚国主力始终难以获得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