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惨败?

    理想主义的惨败? (第2/3页)

的统一愿望,多少有些负隅顽抗、自不量力之嫌,而楚霸王项羽的失败,也常常被士子学者们指责,责其不擅识将,刚愎自用,意气用事。但是,也依旧有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呐喊,在秦末回响;也有着“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凯歌响彻中原;更有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英雄豪气,让人自惭形秽。

    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应该背负指责,也不是所有的成功就值得歌功颂德。我们习惯了以成败论英雄,并不是我们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而是当比我们自身力量更加强大的话语权者所引导和指引之时,我们处于对自我的保护,开始选择了听从胜利者的声音。

    太多淋漓的鲜血告诉了一代又一代的子民们,忤逆手持刀剑者到底会是什么下场。自汉武大帝之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得到帝王的认可和推广之后,似乎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了封建统治者最喜爱的思想体系。

    曾几何时,儒家思想代表了真诚,道家思想诠释着真理,法家思想展示着真实。而为了让子民们更加便于统治,道家思想和法家体系一步步被悄然地边缘化了,而失去了真理和真实所支撑的真诚,就在这纷乱的世界中,蜕变成了伪善。

    更多的思想体系在是非成败面前烟消云散,自古以来都要由胜利者书写历史,失败就是失败,成功就是成功,非此即彼的判定看似与真实、真理更近一步,实际上,却又何尝不是将思想的翅膀,折断在了权力的囚笼!任何勇于展开翅膀的异类,都要在这个坚硬如铁的囚笼上,碰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

    屈原的改革失败了,楚国最终灭亡了。我们称之为失败,因为,最后手握百万雄师的秦始皇帝嬴政,可以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地,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狂妄粗野的胡人尚且不敢南下牧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