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了落魄的异人?

    为什么选择了落魄的异人? (第2/3页)

思想意识推动社会进步的职业悄然出现了,那就是商人。因为一种能够凝结了无差别人类劳动价值的全新交易媒介——货币的出现,商业开始逐渐活跃起来。毕竟,任何事物或者体系的萌芽、成长,乃至于完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更高层级的生存需求。商人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只是将农民从土地里耕种所获取出来的劳动成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手段转化成货币,再利用货币购买大众认可的价值更高产品,并且继续进行下一步的交易,谋求更多的交换,并且在交换中谋取货币这种行为本身,并不是很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他们的劳动价值被隐藏在交易过程之中,并没有轻易地被人发现,于是出售商品和购买商品的双方,都觉得被这个衔接渠道从中获取了利益,虽然是无可奈何,但也自然不会太满意。加之各国征战不休,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体系不能统一,也并不完善,而且整个交易格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漏洞。另外,最致命的因素,是货币本身被大众所认可的价值,因为地域、战争和政治等多方原因共同干扰,不具备稳定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在战乱时期,无论是货币还是商人,他们与能够实实在在填饱肚子的粮食以及有力气斩杀敌人的战士相比,都处于绝对的下风。即便是贵金属,在饥饿面前,也不能立刻通过被大众认可的昂贵价值,实现购买能力。当然,无论多少货币,在刀剑面前,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购买“对方不杀死自己”这项价值,在交易过程之中,是绝对不会平等的。

    在秦国,刚刚经历了商君变法的改革动荡,连年的对外征战之后,整个国家都弥漫着硝烟的气息。商君虽死,但是他的法令和思想却得到了极其彻底的传承。在商君的规划之下,国家似乎只需要能够勤勤恳恳提供粮食的耕夫,妥善衔接生产和战争关联的官吏,以及悍不畏死的杀戮军队就足够了,商人在这个具备了军国主义雏形的强大帝国之中,并没有足够的价值,当然,与之匹配的,就是这个职业体系,在整个国家内,处于极其低下的社会地位。

    但是在整个秦国都处于一个极其狂热地追逐耕种和战争的大环境之下,安阳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年轻人。好像家中,还有些余财。不过这个公子哥却根本不务正业,既不耕种,也不习武,只是游历。

    他一会儿溜达到齐国看看海盐海产,一会儿又跑到楚国打听打听皮革木材。没消停一会儿,又跑到燕国市场看干果的价钱。各地游历归来之后,他发现,姜在巴蜀很便宜,到了赵国几块姜就能换个大美女投怀送抱;燕国的大枣栗子按筐扔在市场便宜得令人惊奇,而南楚却把这东西当成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低买高卖,囤积居奇,并且,他不参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也不想给自己随便贴上一个秦国人的标签,他对各国的民众都很友好,又深谙为人处世之道,于是他的商业渠道,在列强混战的年代里,竟然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建立了起来。

    这个奇怪的人,叫吕不韦。

    秦赵之间,纠缠颇深,战争不断。经过了数次大战的洗礼,两国各自疲惫不堪。而继续旷日持久的战斗,显然不太符合两国的利益,毕竟,谁也不想赌上国家的命运,拼尽全力,打到两败俱伤之后,被别的诸侯捡了便宜。于是,秦赵开始修复关系,并且,秦国派出皇子异人入邯郸为人质,以示诚意。

    显然,两个并不友好的国家,出于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