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第2/3页)

肯定是要比家奴地位高不少,最起码锦衣卫是这么想的。

    可是家丁也需要有家丁的态度,只有家主满意了小日子才能过的滋润。

    因此于项明上任之后短短月余整个锦衣卫的效率便肉眼可见的上来了。

    曹举看着整理好的信息微微点头,于项明小眼的余光扫见心中一喜。

    “不错,京师没有乱,附近各州民心也安稳。不错。”曹举表示满意,原本他还担心连年大战会让民众有厌战的情绪,但是只要民心安稳那么他就有很大的余地。

    民和君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种很容易被恶化的消耗品,民为水君为舟,天下是你的先辈打下来的,但是没有老百姓的认可那也只能是流寇,所谓的皇帝所谓的天下共主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认可的族长而已。

    郑国的皇室一直小心谨慎,避免民力滥用而损毁了皇室声望。

    “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各地边卫,辉州和西北更是重中之重,你也知道国朝为了收复西北已经做了很多努力,若不是靖和突然跳出来现在各卫战兵已经在去西北的路上了。所以辉州那边一定要快,锦衣卫一定要保证情报的速度和准确性。朕可以不是第一时间知道,但是前方将帅必须是第一时间知晓。”

    “朕知道现在辉州恐怕已经乱的不像样子了,前方军报上说靖军残忍嗜杀,锦衣卫的暗桩恐怕损失不少,会有不少难度,但是朕既然提拔你做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就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你莫要让朕失望。”

    于项明感觉到曹举说完了立即双膝跪地叩头朗声道:“请圣上放心,各边卫情况已有初步统计,辉州方向微臣已经命权都指挥使张安平亲率精锐前往坐镇,务必保证大军情报。西北方向有副指挥使申哲必可保证西北消息。”

    曹举点点头说道:“你这厮,朕果是没有看错,不过这样一来锦衣卫的主力精锐几乎全部在外了,这个时候京师和其余州郡也不能放松,锦衣卫的担子不轻啊。”

    “圣上放心,若有差错微臣任凭发落绝无怨言。”

    “嗯,好心办事,退下吧。”

    曹举回到养心殿,一幅巨大的舆图挂在架子上,辉州和西北是刺眼的蓝色,东南是鲜艳的红色,四周边界也大多是黄色。

    情势一目了然。

    “唉。陈大伴,你说朕是不是个失败的皇帝?”

    陈忠笑道:“回皇爷,老奴可没有这么想,这么些年来若没有皇爷苦苦支撑大郑还不定什么样子呢。前几日老奴奉命私服出宫,路过茶点摊子听到的都是升平之语,若不是皇爷咱这京师哪能这么安逸?”

    “可是边卫不安逸啊。你看西北丢了十年了,东南丢了三年多刚刚收复,现在连辉州也不知道没了多少。”

    “大郑开国二百余年,朕从未听说过丢土弃地,哪里有强大的国家却有被敌国攻占土地的?可偏偏到了朕的手里接连出现这样的事情,你说朕不失败么?”

    这可以说是曹举的心结,陈忠日夜陪伴又怎能不清楚,望着眼前头发雪白的背影都有些佝偻的帝王陈忠有些心疼,那个意气奋发,睥睨天下的少年终归还是老了。

    “回皇爷,大郑以前确实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这又与皇爷何干呢。猛虎也架不住群狼。周边诸国群起发难,我大郑以一国之力硬对周边十余国,已然是奇迹了。大郑历史上又何曾出现过三个以上的敌人?”

    曹举微微叹息:“那会儿的大郑至强,诸国甚至不敢有反对的念头,如今的大郑是衰败了啊。”

    这种话题……

    陈忠表示自己岁数大了,惊不起吓,但是上有问下必有答,也只能硬着头皮了。

    “回皇爷,我大郑海纳四方,从来不曾拒绝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求学,现在周边诸国哪个在四海院里没有学生,哪怕是学到一点也足够他们受用了,上百年了,就算是再笨的学生都成才了,有了人才自然就会兴盛,这一兴盛难免就会有点别样的心思,大郑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会记得,反倒是记得大郑的强大让他们害怕的日子。”

    “这种情况加上有心人在其中作梗那便有了连横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