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8

    55-58 (第3/3页)

下。”

    冬菊说:”你现在还不够清闲嘛,坐在家里遥控指挥?”梅雨说:“清闲是够清闲的,可这人忙忙碌碌惯了,一旦清闲下来,倒觉得不适应了。”

    冬菊说:“所以说嘛,人不能太劳累,但也不能闲着。我现在倒是有一个项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去做?”

    “什么项目?”

    冬菊说:“在北城新区,我买了一块地,就在市府东面,五洲湖的南面。那块地有四十亩,我想把它开发成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的大型商场,地下一层搞超市,你看这个项目怎么样?”

    梅雨说:“我看这是一个好项目。有七、八成的胜算。在北城新区,还正缺少这样一个大型商场。你要建,就要建的豪华气派。再者,北城新区,居住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冬菊说:“既然你这么看,咱们合作建这个项目,你看如何。”

    梅雨说:“这个项目很好,可是我现在手里没有现款呢。”

    冬菊说:“你这个人,优点是谦虚,缺点是太谦虚。你现在的情况我都了解,梅花物流市场,每年有一千万的纯收入;凤阳路和步行街每年有三百五十万的纯收入;菊花时装厂,每年有九十万的收入;这样加起来,每年就有壹仟肆佰肆拾万的收入。这还不包括你处理毛料的收入。有这么多的收入,你手里没有现款?”

    梅雨笑了,说:“你怎么了解我这些情况的,难道你有内线?”

    冬菊也笑了,说:“别管我怎么了解的,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实情?”

    梅雨说:“你说的都是实情,但我现在手里确实没有现款。”

    “那怎么回事?”冬菊不解地问。

    “跟你说实话吧,我的钱都投在河东的房产上了。”

    冬菊说:“你是说你在河东区买了很多房子?”

    “是的,”梅雨说:“确实买了很多。”

    “买的什么样的房子?”

    “六层的电梯洋房。”

    “是什么价格买的?”

    “大概是三千三吧?”

    “买了多少?”

    “买了很多。”

    冬菊笑了,说:“你真是个投资天才,现在涨到六千多了吧?”

    “是的。”

    “哎,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业发展到这种规模,真让人刮目相看。以前,人们都说,你是个书呆子,没想到你这个书呆子,做起生意来,如此厉害。听说你是白手起家,又没有后台,能做到这样,真是奇迹。”

    梅雨说:“你就别抬举我了,与你比起来,我还不是小巫见大巫。”

    “哈哈哈,”冬菊爽朗地笑起来,说:“咱俩就别互相抬举了。哎,不过,你现在不是很清闲嘛,梅花物流市场,有张梅的哥哥给管理,凤阳路和步行街,每年收一次房租,零售店你又给了张伟。我看,你这个天才,到我这里当个副总吧,年薪一百万,业绩好了,年底发奖金,你看怎么样?”

    梅雨说:“这个,这个嘛,我要和张梅商量一下。”

    冬菊爽快地说:“行,商量好了,给我个回复。”

    “行,好的。”

    冬菊突然转换了话题,说:“我听人说,你每年初冬都要买很多菊花,各种颜色的菊花,还放在店门口,张梅还取笑你,说你忘不了旧情,是这么回事吗?”

    梅雨说:“有些事情是越想忘记却不能忘记的,这也算是另一种思念吧。”他望着大海,好像看得很远很远……

    冬菊慢慢地走近他,拥抱住她,说:“是我辜负了你,对不起。”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都流下了眼泪……

    冬菊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做你的妻子……”

    “但愿吧,但愿有来生……”

    五十八

    他们在乳山已经住了五天了。早晨,他们去看初升的太阳,白天,他们赤着脚在沙地里疯跑,哈哈大笑。他们又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无忧无虑,尽情享受这美好的风景。跑累了,便坐在沙地里。他们在水边,把沙子堆起来,摆出各种造型。

    玩累了,便坐在别墅的院子里,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他们像年轻了十岁,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这是他们多年的希望,这一刻来临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所有的烦恼。他们愿人生就这样……直到永远。

    他们在这里住到十天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别墅的院子里喝咖啡,冬菊问梅雨:“你那个菊花时装厂,一年租多少钱?”

    梅雨说:“九十万。”

    冬菊说:“我看你不如把它卖掉,现在,那个位置的地皮,都值三百万一亩了。菊花时装厂占地多少亩?”

    “三十亩”

    冬菊说:“你把他卖掉,卖得好的话能卖一个亿。这一个亿,你再投资,又能赚多少钱?”

    “卖掉?”梅雨说:“我没卖过地皮,要怎么卖呢?”

    冬菊说:“我认识很多搞房地产的,我给他们说一下,看有没有买的。”

    梅雨说:“行。还有,我看咱们在这里别住二十天了,张梅打过好几次电话了,问我这边的行情,又催我回去,我都没法和她撒谎了。”

    “行,”冬菊说:“要不,咱明天回去,我也回家还有事要处理。”

    梅雨回到家的时候,张梅正在看梅花物流市场的报表,见梅雨回来,问:“怎么这么多天才回来?都考察了什么行情?”

    梅雨说:“在那遇到了一个同学,就多住了几天。乳山那边的行情吗,跟咱这边不一样,新盖的楼房贵,二手房便宜三分之一,而且,买房不如租房,租房价格便宜,拎包入住。还有,离海边近的房子不能买,潮气太重,容易得关节炎。”

    张梅说:“你去了十天,就考察了这行情?”

    梅雨说:“这些日子,我在家里闷得慌,到了海边开心,又遇到了同学,就多住了几天。还有,昨天,冬菊给我打电话,说菊花时装厂那边的位置,地皮都能卖三百万一亩了,问咱们卖不卖,说要卖得好的话,能卖一个亿。”

    “一个亿?”张梅合起账本,说:”真能卖这么多?”

    梅雨说:“冬菊是搞房地产的,她了解地皮的价格。”

    “一个亿,”张梅说:“当然卖了。一个亿就是存银行利息也不少,比租九十万强多了。”

    梅雨倒了一杯茶,喝了几口,说:“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这些年,地皮一直在涨价,不卖,或许还能涨;卖了,这一个亿,去投资,又会挣钱。”

    张梅说:“别想那么多了,一个亿,就卖;少了,就不卖;反正咱们也不急需用钱。”

    梅雨说:“好吧,就按你说的。”

    张梅说:“这一次就原谅你了,下一次,不管到哪里,我也去。”

    梅雨说:“行。”停了一下,他又说:“你那个内线有消息了吗?”

    张梅说:“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小刘说,咱买的房子涨到七千一平方了。你说,咱们卖不卖?”

    梅雨站起来走了几步,一边说:“容我想想,容我想想。”然后,他说:“你问问小刘温州炒房团还在不在河东区。”

    张梅说:“好吧。”她到僻静处打电话。一会,她回来了,说:“小刘说,温州炒房团还在河东区。”

    梅雨坐在沙发上,问张梅:“你的意见呢?”

    张梅说:“我看,不如卖了算了,都涨一倍还多了。”

    梅雨说:“再等等,看看。这房子,一旦涨上去,就掉不下来,顶多横盘不涨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