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6

    63-66 (第2/3页)



    姜厂长来到屋里,梅雨忙让座、沏茶。姜厂长说:“我是三顾茅庐呀,我来了三次才见到你们。”

    张梅说:“姜姐,喝茶。”姜厂长说:“你们现在生意怎么样?”

    张梅说:“还行吧。”

    姜厂长说:“是这样,我一直在搞服装厂,主要做外贸生意。”

    张梅说:“外贸生意不是很好吗?”

    姜厂长说:“外贸生意,业务倒是很多,但就是利润低。前段时间,我和俺家老张商议搞个西装厂,现在,厂房已经租下了,设备也都上齐了,就缺人手了。听说你们俩现在正闲着,所以,想请你们俩过去帮忙。我还听说,梅雨是商界奇才,所以,想让梅雨去当厂长。另外,你们入股也可以。”

    梅雨笑了:“姜姐,你听谁说的,我是商界奇才?在我们临河市,我连中等都算不上。”张梅说:“姜姐,你们就别吹他了,再吹他就上天了。他就是一个愣头青,胆子大。”

    “哎,”姜厂长说:“别说,梅雨在经商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梅雨笑了,说:“姜姐,你就别夸我了。”

    姜厂长说;“那好,给我帮忙怎么样?”

    梅雨说:“这么给你说吧,姜姐,给你帮忙、入股,我们从精力、财力上都达不到。”

    姜厂长说:“你们做这么大的生意,没有钱?”

    张梅说:“姜姐,我们真没有钱。”

    姜厂长说:“那好,张梅,你去给我帮忙总可以吧?现在,陈书记,入股百分之二十,张颖、沈云、刘丽都入股了,都在我那里帮忙。”

    梅雨说:“陈书记病好了?”

    姜厂长说:“他那是装的。”

    “奥,”梅雨点点头。

    张梅说:“姜姐,这么给你说吧,我暂时给你帮忙可以,不过,我们这边,说忙就是一声。”

    姜姐说:“那这样,你这边没事的时候,去给我帮忙。”

    张梅说:“这样可以。”

    姜姐说:“那就这样,咱们说定了。另外,今天是星期三吧,星期天,我们厂准备搞个书画会,请你们两个作为嘉宾参加。我们家老张爱好书法,他和书画界的人士都很熟,邀请他们到我们厂做画、写书法。区里一些领导也过去。”

    梅雨说:“好,这个我们可以参加。”

    姜姐说:“张梅也一定过去。”

    张梅说:“行,到时候我过去。”

    姜姐说:“还有件事,你们过去去过的那些厂家,生产毛料的、做里子的,还有做领底尼的,反正做西装所用的材料的厂家的名片,你们找找,这些都是我急需用的。”

    张梅说:“好的,姜姐,我那些名片都放在一本相册里,我本想留着做个纪念,我明天复印一份给你送过去。”

    姜姐说:“好的,张梅你在家闲着也没事,到我厂里,咱们这些姐妹在一起聊聊也很开心。好了,我还有事,咱就这样说定了,我先走了。”

    张梅说:“姜姐,好不容易来一趟,咱姐妹在一起喝一杯。”

    姜姐说:“不行呀,厂里太忙了,加上筹办西装厂的事,真是忙不开,等有时间咱姐妹在一起好上喝一杯。”

    姜姐说着向外走,又停下,说:“张梅,来,把你的手机号输上。”

    张梅报了手机号,姜姐打通了,然后说:“这是我的手机号,有什么事,咱们电话联系。”姜姐说完,向外走,张梅和梅雨送她到院外。姜姐说:“别送了,你们回去吧。”

    梅雨和张梅回到屋里,梅雨说:“看来姜姐的生意做得很大。开书画会倒是个好办法,上次,菊花时装厂开书画会就很成功。”

    张梅说:“姜姐的老公,书法很出名,在书画界有很多朋友,才能请动这些书画家。”

    梅雨说:“这西装厂可不易办。”

    张梅说:“姜姐能力很强,我相信西装厂,她能成功。”

    第二天,张梅复印完名片,对梅雨说:“我今天去给姜姐送名片,你去不去?”

    梅雨说:“今天正好没有事情,我跟你一起去吧。”张梅打电话问了姜姐西装厂的地址,然后,二人开车前往西装厂。到了西装厂,看见大门口几个大字:菊花西装厂。张梅说:“看人家这气派。”

    保安过来问过他们,就让他们开车进去了。场内房屋整齐,还种了很多花树。二人正往里走,突然听见有人喊:“张梅。”二人回头看去,却是陈有为。二人迎上去,张梅说:“书记,你好。”

    陈有为说:“好、好,来,梅雨、张梅到屋里坐。”

    三人进到会客室,陈有为说:“来,坐下,我沏茶你们喝。”

    梅雨说:“书记,你坐着,我来吧。”

    书记说:“好,你自己冲吧。”又对张梅说:“听说这几年,你们生意做得很大?”

    张梅笑说:“那都是别人说的。”又说:“书记,现在身体还好吧?”

    书记说:“身体好着呢,还能干二十年。”

    张梅笑说:“那就好,我们在你的带领下继续好上干。”

    书记说:“这回是你们姜姐为主,我主要联系一下老领导,让他们给帮帮忙。”张梅又笑说:“行,书记是老当益壮。哎,怎么没见姜姐呢?”

    正说着,有人说:“我这不是来了吗。”梅雨和张梅回头望去,却见姜姐、沈云、刘丽向这边走来了,沈云拥抱张梅:“啊呀,张梅,想死我了。”刘丽也拥抱张梅,说:“这几年你到哪里去了,老是见不着你。”他们又和梅雨打招呼。

    几个人在会客厅坐下,张梅拿出一本相册,对姜姐说:“姜姐,那些名片我都给复印了,都在这本相册里。”然后递给姜姐。姜姐接过,笑说:“你这可是雪中送炭呀。”

    张梅笑说:“应该的,姜姐。”

    书记说:“这次我们搞西装厂,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搞股份制,凡是来的员工,都可以入股。资金入股可以、有技术的可以用技术入股,有各种才能的,可以以才能入股。”姜姐说:“都中午了,咱们去吃饭,边吃边谈。”

    到饭店一个单间都坐下后,沈云说:“天不转水转,我们这些人又聚到一起了。”

    姜姐说:“是呀,时间过得真快。”

    刘丽说:“所以嘛,我们要抓紧时间干。”

    酒菜上来了。姜姐说:“来,咱们开始吧。今天,我当主陪,让张梅当副主陪。”

    张梅笑说:“怎么让我当副主陪呢?还有沈云和刘丽呢?”

    姜姐笑说:“她俩酒量不行,我得找一个能喝的当副主陪。”众人都笑。

    姜姐说:“听人说,张梅在南方毛纺厂里,一口气喝下半斤白酒,把南方人都吓坏了。”

    张梅笑说:“那也是逼上梁山,那老总说,我和梅雨只要把这两杯酒一口干了,他们就给我们放五十万的货,一分钱不要。当时,我们没有钱呀,我想,喝就喝了,怕什么,就一口气干了。那时候年轻,现在,可不敢那么喝了。”众人都笑。

    姜姐说:“来,我提议三个酒,第一个酒,祝咱们菊花西装厂成功,干杯。”众人碰杯,都喝了一口。姜姐说:“咱说好哈,我三个酒提完,这杯酒都得干了。来,吃菜。”

    刘丽说:“要这么喝,那我就喝醉了。”

    姜姐说:“刘丽,你就不会拿出张梅那个勇气?”

    刘丽笑说:“我有那个勇气,没那个酒量。”

    沈云说:“张梅,你们现在主要做什么生意?”

    张梅说:“主要搞物流市场。”

    刘丽说:“那个梅花物流市场就是她家搞的。”

    沈云说:“那个市场也用不着你,你来咱们菊花西装厂,不是很好吗?咱姊妹又能在一起了。”

    张梅说:“我跟姜姐说了,可以暂时来帮忙。”

    “来,”姜姐说:“我提议第二个酒,祝我们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众人又碰杯。

    等姜姐三个酒提完,几个人都把酒喝了,只有刘丽没喝。姜姐笑说:“刘丽,可都喝了,就等你了。”

    刘丽说:“姜姐,我真喝不下,你就饶了我吧。”

    沈云说:“张梅,你们除了梅花物流市场,还有别的项目吗?”

    张梅说:“别的也没有什么项目了。”

    刘丽说:“张梅,你就别谦虚了,那凤阳路的沿街商铺,还有步行街,不是你们承包的吗?”

    张梅说:“奥,那个呀,就是收收房租,也不是什么项目。”

    姜姐说:“我就喜欢张梅这种性格,泼辣大方、敢说敢做,还心地善良。”

    张梅说:“咱们姊妹几个能坐到一起,性格都差不多。要说能力吗,我看姜姐能力最强。”

    书记说:“梅雨,来这里吧,咱们一起干,重新闯出一番天地。”

    没等梅雨回话,沈云说:“是呀,梅雨,梅花物流市场你又不去,有张梅的哥哥给管理,你来我们这里多好,都是老姊妹,在一起创业,不是很好吗?”

    梅雨说:“我这人能力有限,来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我看,你们能力都很强,一定会创业成功的。”

    沈云说:“梅雨,你经商多年,去过无数地方,你说说,咱们这个西装厂,究竟该怎么搞?”

    姜姐也说:“是呀,梅雨,你说说看。”

    梅雨说:“那么,你们让我说,那我就抛砖引玉,说几句,说对了,你们就听,说错了,你们就哈哈一笑,当我没说。”

    姜姐说:“是呀,你随便说。”

    梅雨说:“我认为,咱们这个菊花西装厂,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那只有一条路,名牌战略,就是要创名牌,而要创名牌,首先第一,就是质量。当然,当年菊花时装厂,那时候我们的西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那还远远不够。要想创造一流的质量,首先第一,就是把好材料关。关于这一点,张梅刚才给姜姐的名片,里面的很多厂家,材料都是最好的。第二,就是做工。那么,我们有了质量好的西装,第三步,就是我刚才说的,名牌战略,那就是要做广告,在广告方面,一定要舍得花钱。前些年,我去过杉杉西装厂,那时,我想做杉杉西装,他们厂在宁波西边,叫甬港服装厂。他们当时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那时还是九十年代初期,花了一百万。广告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杉杉西装,不要太潇洒。结果,杉杉西装出名了,成为名牌,热销全国。第四,就是花色多,这样我们的菊花西装,可以开专卖店,也可以在商场开专柜。所以,要做到这些,那就要有资金支持,没有雄厚的资金,这些是做不到的。”

    “讲得好。”姜姐说。

    书记说:“梅雨刚才说的,的确是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