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别嫌我爱哭

    第一章 别嫌我爱哭 (第2/3页)

抱着我,宝贝得竟一时不敢大声呼气。

    此刻这一代枭雄,竟然泪流满面了。

    所以,自我生出起,全家就把我当成宝贝,小心的呵护着。但这一切又能如何?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历史的巨轮将走向何处,却无力改变它。就象山下空谷中的一只蚂蚁,明明知道洪水将来,却无法抓上那高高的峰顶来躲避。

    父亲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很不错,老百姓个个称赞。不过呢,有学问的人看看他,却大都撇撇嘴,不以为然的很。说起来,就算是我,也一直没有弄明白父亲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当黄巾军起,群雄纷争之时,他也匆忙起兵加入战团,借助对黄巾军的剿杀,在战场上频繁摇动一面上书“平原刘玄德”的旗帜,奇怪的是却一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以至颠簸了十多年,竟得到野心家袁术这样一份评价:“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想想也实在丧气。北海救孔融那一次,当太史慈仗着一身孤胆杀出重围向他求援时,他敛容说:“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焉?”一高兴,完全不考虑好友公孙瓒“曹操与君无仇,何苦与人出力”的善意规劝,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与曹操军事力量上的悬殊对比,冒冒失失地便准备助拳去了。

    可能是自幼跟着奶奶编席子做草鞋做怕了,可能是受穷受苦人欺的命运给他太多的刺激,他是那样的渴望出人投地,渴望被人认可,以至于并不爱说话的他,每与人言,必说“我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个两千年后给人从老山中挖出的裹着金缕玉衣的死尸,哪里有半点让人倾慕之处。再说大汉天下几百年,这姓刘的,跟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只怕拿手一扒拉,十个中到有七八个。更何况王莽夺权时,大杀刘姓,好多宗族改姓,刘秀复东汉,下旨复姓,好多不姓刘的也都改成姓刘的,弄得后代民间传出“张王李赵满地刘”的俗语,我怎么也看不出说这句话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在沙场上,他狼狈的日子居多,舒心之时极少,甚至于经常体会一把“饥饿困踧,穷饿侵逼,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非常情境。虽然他手下有一大群“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超级将领,却改变不了他在战场上东奔西窜的命运,自黄巾首战至今二十五年,竟从来不曾觅得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他虽然不像吕布那样喜欢寻衅闹事,但卷入战场的频率,却与吕布一般无二。吕布反复无常,轻于去就,他与他简直在伯仲之间,只不过他没有“杀主”的习惯罢了。除素来瞧不起他的袁术外,当时有点头脸的人物,他差不多一一投靠个遍:吕布、陶谦、曹操、袁绍、刘表……还有更不起眼的呢,就不说了。他的兵士往往多为租借而来;他向人开口借兵借将(如向公孙瓒借赵子龙),比借钱还要方便。曹操向他人开仗,总是抱着明确的战略意图:把对方全部消灭。但若说他与曹操、袁绍作对乃是想消灭这两位巨无霸,怕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