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2/3页)

突然后退,必有奸计,当徐徐攻之。”

    当下魏军并不急追,只在汉军之后缓缓而进。诸葛乔得机,迅速退至博望坡,沿路放起一把大火来,阻住魏军道路,一时间火光冲天,烈焰升腾,司马懿恍然大悟,叫道:“小妖也敢欺吾!”当即下令冲锋,并着人绕小路通知司马师,要他无论如何也要将诸葛乔堵住,不可放他逃走。

    诸葛乔此时下定逃走地决心,他将所有辎重皆投入火中,增大火势,让每个士兵只带三天干粮,星夜绕宛城南下。

    诸葛乔与司马师在博望之南的平原处碰了头,两军当即展开一场拼杀。司马师受气受的狠了,一心报仇,诸葛乔此时面临困境,只想逃走。两个年轻人遇到,都是红了眼睛,可惜一面是私兵部曲,未经训练,一面是残兵败将,疲惫之师,竟是打了下难解难分。

    诸葛乔不敢恋战,他令鄂焕从侧面阻击司马师,自己则引军先退。鄂焕奋起神勇,拼了性命,一杆方天画戟敌住司马师和文休两员上将,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文休见诸葛乔先走,舍了鄂焕,来追诸葛乔,诸葛乔正逃间,见敌军追至,只得迎敌,正抵敌不住,突然南面一阵大乱,却是陆逊派军来接应,魏军被杀得连连后败。正败间,司马懿却已突破火墙,冲过博望小路。

    孙刘联军敌不住,一退再退。司马懿挥师而前,直追出数十里,这才收兵。

    司马懿进入宛城,与其子见面,又探吴军消息。却是陆逊令诸葛乔阻住自己,向徐晃文聘部发起猛攻,连续三天攻不下魏营,无奈之下放开一条生路,把魏军逐过了淯水,自己则引军南下了。眼下孙刘联军皆已逃至新野襄阳一线。而北面,一直在后面尾追自己的姜维和王平终于着了自己的道儿,被陈泰打了个伏击,小败一场,又因鲁阳道难行,运粮不便,已退回鲁阳去了。

    第三部第十九章间司马

    司马懿放下心来,着人传信给徐晃、文聘,说道自己重新收回宛城,光复南阳郡,要求他们引军与自己汇合。又发书回邺城,细述洛阳丢失经过,把诸葛“妖人”描述一番,说明当时情形,也亏了是自己,若是旁人,早就全军丢在洛阳了。一边写着,自己都觉得没底气,又在后面辍上,自己已经下定决心,收复洛阳。眼定在宛城暂时整军,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又说荆州之地,战乱频繁,自己受国家重任,必为国尽忠,继之以死。话里话外,既表明自己的忠心。又告诉魏主,自己虽然失了洛阳,但胜败乃军家常事,而且自己还是大魏最优秀地将领,还为大魏独守着一面江山。

    无论如何,他现在不敢回京,不敢放弃兵权了。谁知道这位新为帝王的小皇帝是什么性格,他会不会相信自己。这次诸葛亮从十几个方面同时陷害自己,旁地不说,仅丢洛阳、训死士两个罪名,就足够小皇帝冠冕堂皇的不用任何借口的把自己处死了,何况他居然说要把甄妃之死地罪名扣在自己头上。天知道,就算自己与郭后走的近些,可甄妃之死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郭后那么聪明一个人。不会连后宫夺宠的事都来要自己帮忙吧。此外司马昭地事情,夏侯霸的事情,郭淮地事情,结交大臣地事情……也难为诸葛亮,他怎么把这一桩桩一件件都累积到一起的。结交大臣,训练死士,这些都是极为秘密地事情,诸葛亮是如何知道的?

    在那封密信中。诸葛亮为自己谋划了三条退路:

    一是引军回邺城。那样的话,皇帝和诸大臣肯定要追究洛阳之失。皇帝若存心让自己死,根本不用加旁的理由,仅此丢失洛阳一项,就要了自己地命了。更何况自己这个洛阳丢得太过古怪,莫说旁人怀疑自己是有意相让,事后,连自己想想都如作梦一样。如何能取信他人?就算能取信。初登大宝就丢帝都的皇帝难道不要一个代罪羔羊么?或者皇帝不会处置自己,但是无论会还是不会。司马懿都不想冒这个险。束手待毙,从来就不是司马懿的作风。

    二是归汉或降吴,肯定无论是汉还是吴,都会重用自己,可是,司马氏一族皆在曹魏,自己的所有势力也都在曹魏,若当真投敌,从头做起,不知旁人,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个心力了,年过五旬,哪里还有从头再来地勇气?若丢下兵权,如于禁那样当一个军校校长或张昭那样当一个只在酒席上才能管人的文坛领袖,还不如直接杀了自己算了。

    其三是以宛城为基,拥兵自重。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如果,诸葛亮不把他这些离间的计策明明白白告诉自己就好了,那样地话,自己还不会心中胆寒,加以戒备,还不会紧张成这个样子?可是,无论如何,这是保全自己地唯一的办法,慢慢靠时间来验证自己的“忠诚”吧。若验证不了,那么,乱世中,不见得只能出一个曹操的。

    “这个妖人,他怎么会知道我准备装病辞官退隐林下来打消魏主对我地怀疑的呢?他把我最后一条路都堵了。这下子,只能是用最下等的军事割据,用实力来对抗,让他不敢轻易动手了。”

    他不知道,猜到他会装病,自然是某个梦中知道历史地人地主意。他惯于假作低调,装熊扮弱,在历史上曾成功骗过曹真,我自然不会让他如意。

    仗打到这个份上,基本上算是结束了。无论是魏、是汉还是吴,这半年多的大战,都已经到了伤筋动骨地地步,几年来积下的战争动能,在这一场大战里消耗地七七八八。大家都要养伤再战。三国里,大魏是最惨的,洛阳被拿下,荆州自己让出,却没有得到东吴的盟好。而司马懿就更惨,他知道这场仗对自己仕途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自己事前在朝中隐藏了多强大的势力,但只要自己的力量被消弱,那这些势力都不敢抬头的。

    此时,曹魏国中,针对司马懿地事情也开始形成一股洪流。先是御史们纷纷上折弹劾司马懿,这些清流们自然都是喜欢落井下石地东西,让他们打仗,一个个都吓得拉了裤子,背后说便宜话,捞名声,充直臣却都有一手。清流,哼,什么东西;接着是一些偏向他的大臣们,如蒋济等大臣来信,报知朝中风头不对,让司马懿小心为上。蒋济等人正是司马懿地朋友,也正是孔明信中所略提的他结交的大臣之一,真不知诸葛亮花了多大心思才弄出来的这份名单,可是他们现在给自己写信,万一泄漏,自己结交大臣这个帽摘都摘不到了。他却不知,这份名单有些是某个人根据记忆加上的。反正司马懿日后篡魏,支持他的大臣们都放在了名单上面。这个准确率高达九成地名单,不由司马懿不担心;再接着是陈群来信责问他,为什么不整军回邺城,搞得他现在为他说话都很费力气。陈群是一心为公的君子,可是,他这个君子能否保住自己还在两可之间,自己如何信他?最后是郭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