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比赛在开始前就已经结束

    第15章 比赛在开始前就已经结束 (第3/3页)

 在一个性能已经相当不错的模型上继续微调它的性能,就远远用不到21天那么久的时间了。

    只需两天左右的时间,新的训练日志便显示,模型的性能已经基本收敛到一个固定值,很少再继续波动。

    这样的话,孟繁岐在前往澳大利亚会议现场之前,就只剩下唯一的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补齐手头这些论文的实验数据。

    将这些文章所缺的最后一块拼图填补上去。

    截止此时,孟繁岐已经大约完成了接近7篇之多的文章。除了本次的参赛核心,基于残差思想的新模型DreamNet,以及相关的训练技巧,批归一化,Adam二阶优化器,和Mix-up数据增强之外。

    孟繁岐还在三个其他方向上准备了开创性的工作,以占坑三个关键的领域。

    在参赛的相关内容中,其实只有残差网络算得上是开创性的内容。余下的三者,虽然是各自方向上的佳作,但是难以称得上是某一细分领域的奠基之作。

    写论文去详细描述,也只是迫于无奈,因为为了确保DreamNet的性能和训练速度,孟繁岐不得已而使用了一些技巧。

    为了确保这样的重要结果业界可以复现,孟繁岐不得不详细描述这些训练技巧,于是便写成论文。但若是有得选择,其实并不急于一时。

    而他真正希望抢占先机去布局的,一,是先前与付院长讨论过原理的,生成式对抗网络。这是近些年来最具有前景也最优雅的无标签学习方法,是以后所有生成类技术难以绕开的一个里程碑。

    二,是基于新思想的实时检测网络。这会使得在图片上分辨物体并确定位置的速度和准确率大大提高。日后落地最广的图像检测技术,不论是人脸识别,自动驾驶还是工业内检测。这些新技术都不得不提到这次提速的重要意义。

    三,则是最简洁好用的分割网络,U-Net。这将会是复杂分割任务的基准线,并且会制霸医疗图像领域。

    孟繁岐选出这三类加上残差网络,就涵盖了分类,检测,分割和生成四大领域。占领了图像算法的四大主要赛道。

    之所以全选择图像类的技术,也是为了显得合理一些。至于语言类,语音类或者多种模态的融合算法,他则计划可以稍稍放缓些时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