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军情谍子

    第四章军情谍子 (第2/3页)

那个暌违了十八年的名字,赵构的心中五味杂陈。

    那个天神一样的男子,熟兵书,精战阵,勇敢无畏,又带着一点天真的任侠之气。

    他说:“陛下,金人不过土鸡瓦狗,只要您一声令下,微臣就带兵直捣黄龙,迎回‘二圣’!”

    他奉承:“陛下,您是天命所归,万众敬仰的天子,如今四海归心,民心可用,正可趁此机会收复汴京,解救失陷的父老。”

    世人将他和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并称为“靖难四将”,并将他列为四将之首,可是那三人又如何能与他相比呢?刘、张、韩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只有那个男人是完美的,他不好美色,不贪财货,甚至对权力也没有太多的野心。他爱兵如子,军纪严明,约束士卒“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总是能得到军民的一致拥戴。

    他对国土和百姓总有一种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梦想着恢复疆土,拯救百姓,做一个时代的英雄!

    赵构脸上现出一丝冰冷的笑意,你要做大英雄,却将朕置于何地?!

    御座下,以左相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与以右相陈康伯为首的主战派正在对喷口水,谁也说服不了谁。

    赵构冷眼瞧着,无动于衷。他在龙椅上已经坐了三十多年,从他登基那天开始,文臣们主战主和的戏码就在不停上演,唯有秦桧掌权那段时间,朝堂上只剩下一个声音,他的耳根子也清净许多。

    五年前,秦桧死了,一些主战的旧臣被重新起复,诸如吏部尚书张焘、起居舍人虞允文等等,世人皆以为朝堂风向要变,皇帝会顺理成章地将屈膝求和、纳表称臣这些罪名和污点全部推到秦桧身上,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忍辱负重,中兴大宋的英主。

    赵构默许了主战派对秦桧残余势力的清洗,却又提拔了明面上与秦桧无甚瓜葛,其实内里却是秦桧“和谈”路线坚定拥护者的汤思退为百官之首,担任左相,君臣二人联手在朝堂上稳压主战派一头,也就是说秦桧死后五年,大宋对金国的基本国策并未更改,依然是“讲和”。

    三年前,贬居永州的张浚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