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 童谣与立储

    第二十二 童谣与立储 (第2/3页)

,连儿子都大了,不知两位郡王当中官家可有属意之人?”

    赵构负气道:“皇后,连你也来迫朕!”

    吴皇后忙道:“吾哪里是在逼迫官家?吾只是想民间的老者尚且要选一个儿子来继承家业,重点培养,将家业发扬光大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旦明确了嗣子身份,也免了兄弟阋墙之祸。官家何不各退一步,先明了嗣子身份,既绝了那起子不安分的人争储之心,也堵了臣工的悠悠之口。待过的几年,官家确实有了春秋,再行立储不迟!”

    赵构内心认可了这个办法,面上略显犹豫道:“皇后说的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你也知道,朕出自太宗一系,如今传位于太祖一系,恐百年之后泉下无颜面再见太宗!”

    吴皇后赶紧跪下道:“不敢欺瞒陛下,吾近日夜夜做梦,梦见太祖皇帝叱问吾,‘为何还不将皇位传于朕之子孙?’,又见太祖皇帝牵着一人手前行,那人头戴冠冕,”说到此处,吴皇后觑了一眼皇帝的脸色,接着道,“吾依稀辨认出那人竟有几分像赵瑗的模样!”

    吴皇后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整个大殿内静悄悄的,落针可闻。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吴皇后觉得足足过了半生,实则不过半刻,赵构走过去,亲手将跪在地上的皇后扶起来:“皇后跪在地上作甚?你我夫妻,起来说话!”

    吴皇后趁势起身,笑道:“吾妄议朝政,这不是怕陛下怪罪嘛!吾就是一个妇道人家,只认准一个死理,这家业不管交给谁,总之要是一个忠诚可靠,孝顺的好孩子!”

    赵构的心中微微一动,吴皇后的话意有所指,他如何会听不出来?

    赵宋皇帝子嗣艰难,真宗皇帝赵恒是大宋的第三位皇帝,险些绝嗣,幸而宫女出身的李氏在真宗皇帝晚年替他生下儿子赵祯,得以继位当上皇帝,民间还演绎出《狸猫换太子》的话本。

    仁宗皇帝赵祯就没有他老子那么幸运,成了大宋第一个绝嗣的皇帝。最后不得不传位给养子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赵曙。

    赵曙继位后却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濮议之争”,对养母曹太后也不甚恭敬。

    有了仁宗皇帝的前车之鉴,赵构对立储之事岂能不慎重?只是如今箭在弦上却由不得他再迟疑!

    赵构举步向外走去,“朕还有事要处理,晚间再来皇后处用膳!”

    赵构回到御书房,向王沐恩吩咐道:“传范曾来见朕!”

    过了片刻,范曾那颗雪白的头颅再次颤巍巍地跪伏在皇帝脚下。

    “起来罢。搬张椅子来,让范掌印坐下说话!”

    皇帝突然的礼遇让范曾摸不着头脑,他再三谢恩后只搭了半截椅子规规矩矩地坐着。

    “听说你昨夜将颂卿带进了架阁库说了好一阵子话,为此颂卿留宿宫中直到今早才出宫,你都说了些什么?让颂卿如此感兴趣!”

    范曾对皇帝知道自己将吴扬请进架阁库的事情毫不意外,他将昨夜的事情备细无遗地说了一遍。末了,称赞道:“今日一早小吴大人就去了冰井务,奴才听说他请仵作详细地教他辨认了尸骨上的伤痕,还要了一本宋慈的《洗冤录》,说是闲暇时打发时间。要说小吴大人也是大家出身,奴才就没见过他这般肯屈尊做实事的,真真儿的难得!”

    T听到范曾夸奖吴扬,赵构的眉毛微不可查地扬了一下,淡声道:“朕今日叫你来不是听你说这些,朕问你,让你查的事情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