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汗王亲征

    第十二章汗王亲征 (第2/3页)

其数。此贼众现窃据我天山深处本部落与乌鲁木齐南山交界处之天狼谷。此谷四周均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贼众已将该处建成对抗我大清国军民之堡垒要地……臣以为,此番浩罕侵略者派出先遣军队之用意,彰显觊觎我新疆全境之野心。如不及时铲除,其必然与兵临南疆城镇的浩罕军主力形成犄角呼应之势,恐将成为我朝守卫南北疆咽喉要地之大患。倘若巴音郭楞之焉耆、库尔勒等城镇及冰达坂隘口不保,则伊犁和乌鲁木齐将门户洞开,其后果不堪设想……更有甚者,该部贼寇竟然携有大量炸药与化学毒剂,拟有爆破天山大冰川并辅以水源投毒之图谋。此天怒人怨之举使乌鲁木齐等沿线重镇百万人众皆处灭顶之险境,危急万分!……”

    汗王神色凝重,喝了口茶,继续挥笔写道:

    “现乌鲁木齐、焉耆等军府已无兵可派,而军情紧急刻不容缓。臣决意联合乌鲁木齐南山民团徐学功、哈萨克部落海拉提、呼图壁民团高克武、和硕特蒙古部落扎西德勒克等众首领携手共击此贼!若不能速胜,也必将全力徐徐图之。倘遇不测,恳请另派人马继续剿贼,尽早根除此心腹之患!……”

    第二天上午。巴特尔带着队伍提前来到了樱桃谷。

    樱桃谷是天狼谷东侧附近一条同为东西走向,但较为短促、宽阔的纺锤形山谷。漫山遍野长满了野樱桃树。每年的春天,铺天盖地的樱桃花开满山谷,蔚为壮观,远胜江南梅花山。

    樱桃谷东谷口附近的山腰上,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古老山神庙。这座庙宇虽然建筑规模不是很大,但却与阿拉沟沟口的烽火台一样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建筑遗存。庙里不但供奉有手持石斧的山神,庄严处还供奉着观音菩萨、弥勒尊佛,韦陀菩萨紧握降魔杵也威武站立一侧。门口的楹联已斑驳不堪但仍旧十分醒目:福而有德千秋祀;正则为神万世尊;横联为:国泰民安。相传这是乾隆年间当朝重臣纪晓岚流放新疆过境此处时所题。

    山坡的另一侧有一处巨型敖包。敖包上的经幡和缠绕在经石上的哈达层层叠叠、依稀可辨。千百年来,蒙、汉、藏等居于此地附近的各族民众都把这樱桃谷认定是“灵秀之地”。每年的春节、麦德尔节、祖鲁节等大大小小的节日,善男信女都如约而至。诵经祈福、烧香拜佛的队伍络绎不绝;青年男女漫步林间情意绵绵,稚气孩童穿梭嬉戏流连忘返。

    这樱桃谷没有常驻人家,把这里选做战场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还能得到诸神的护佑。整个山谷谷地开阔,也便于双方骑兵队伍的彻底对决……

    巴特尔已经提前交代孟和将十几个手持伯丹步枪的狙击兵安排在了樱桃谷两侧的山腰上隐蔽就位。将本部落的骑兵队和南山民团的三百多骑兵在山谷中央排好阵势;弩机手和弓箭手也列好队伍做好迎敌准备。自己带领着部分人马在山坡高处观察等候。

    徐雪英和小梅带着凯瑟琳、亨利向巴特尔他们走来。

    此时的凯瑟琳心中十分的迷茫,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充满惆怅,而对这些刚刚结识的中国人倒隐隐有了一些依依不舍的情怀。这些人的淳朴、真诚、善良与浩罕军队的邪恶、歹毒、残暴及大英帝国雇佣军的虚伪、阴险、傲慢形成鲜明对比,反差之大犹如天壤悬隔。对于凯瑟琳和亨利这些涉世不深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中华文明的感召让他们在灵魂深处对人性和良知的理解有了新的跃升。

    在凯瑟琳内心波澜起伏的时候,她也在有心无心地欣赏着这奇妙山川的景色。她猛然间看到了不远处的山神庙,好奇地问雪英:

    “那是什么建筑?”

    徐雪英告诉她说:“那是一座我们中国人的山神庙,是方圆百里的民众百姓祈福还愿、烧香拜佛的地方。”

    凯瑟琳更加好奇起来,想去看一看。

    徐雪英带着他们两个来到了山神庙的大殿前,向他们介绍说:“这座古庙虽然叫‘山神庙’,其实这里不但供奉着山神,还供奉着中国老百姓最最崇拜的弥勒尊佛、观音菩萨和韦陀菩萨。是佛教、道教融合存在的庙宇。佛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法力无边;金甲山神守护一方镇妖降魔,护佑百姓人畜安康、五谷丰登……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了,这是今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汉、蒙民族的‘元宵节’和‘麦德尔节’。那一天这里最热闹了,整个樱桃谷人挤人都没有下脚的地方……在这里拜佛祈福非常灵验!咱们都许愿吧……”

    徐雪英说完双手合十、低头闭目,为今天参加大对决行动的所有人祈福祝愿。

    凯瑟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