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救孤女,父亲祖母尽丧生

    二、救孤女,父亲祖母尽丧生 (第2/3页)

水底摸索,一个一个地捞上来装进衣袋里,一个上午总算捞了十几个螺蚌回来。全家高兴极了。螺蚌虽不是鱼虾,毕竟也是活物,是新鲜的,对下奶有好处。奶奶把十几个螺蚌洗净去壳,煮汤给母亲喝,有时也加一些鲜汤在稀饭里给我喝。这样喝了几次,奇迹出现了,母亲果然有了点奶水,只是不多。父亲高兴极了,更坚定了下河捞螺蚌的决心。有了父亲捞的螺蚌吃,母亲的奶水渐渐多起来,我也睁开眼渐渐有了精神。

    可是,父亲的身体却更加虚弱,四肢无力,从家里走到河边要歇一两次,只是为了孩子,他拼命坚持着。奶奶和母亲心疼父亲,劝他少去几次。父亲不听,说:“我除了捞点螺蚌,还拿什么给孩子下奶?没有奶水,这孩子怕养不活。”这倒是实在话。奶奶和母亲认真想想,不便再劝。父亲仍然坚持每天下河捞螺蚌。终于有一次,父亲下河捞螺蚌再也没有回来——他淹死在河里了!

    母亲和奶奶闻讯犹如晴天霹雳,悲痛欲绝,立即丢下我一齐往河边跑。当她们看到僵挺在河边上的父亲紧闭双眼,面色发青,衣服和头发上沾满泥污水草,滴着水,已经绝气了,手里还紧紧握着几个螺蚌,忍不住泪如泉涌,抚尸大哭。

    啊!父亲,就为了几个螺蚌,为了能给瘦弱的妻子下奶养活濒临死亡的女儿,他竟然毫不犹豫、毫不吝惜地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还丢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这值得吗?也许他当时只想着救活女儿,别的什么也没有想,包括自己,妻子和母亲。他的事迹一点也不伟大,甚至还有点自私自利,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但却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真挚的爱,最纯洁的人生感情的流露,同样感人至深。

    母亲和奶奶的哭声惊天动地,死去活来,感人肺腑,一时引来许多庄邻。大家听说父亲是为了捞螺蚌给孩子下奶淹死的,十分感动,又十分惋惜:一个只有二十三岁的青年生命就这么结束了,可怜、可惜啊!看着妈妈和奶奶围坐在父亲的尸体两边哭天抢地、痛不欲生的惨状,大家十分同情,又十分痛心,一些柔情多感的女人竟跟着流出眼泪来;于是大家顾不得自己身体瘦弱无力、饥肠辘辘,一齐动手帮着把父亲的尸体抬回家里。

    奶奶打来一盆清水,蘸湿毛巾,一点一点地擦拭着父亲头上、脸上、身上的泥污,一边掉眼泪,一边自言自语:“浑身上下弄了这么多污泥,这要挣扎多长时间!当时要是有个人拉他一把,也许他就能爬上来;怎么旁边就没有个人来呢?这是天意,还是人意啊?”这问题太深奥,谁也不知道,谁也无法告诉她。奶奶找不到答案,又放声大哭起来。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多么令人悲痛、悲伤啊!

    母亲抱着我守着父亲的尸体整整哭了一天一夜,说父亲的死都是为了她,是她害死了父亲。乡亲们见母亲哭得可怜,一齐劝她:“说到底,他是为了孩子。如今他走了,千斤重担都落到你身上;为了孩子,你不能再这么哭了,如果你再有个三长两短,这孩子就真的没办法了!孩子她爸的一番苦心也就白费了!”乡亲们再三劝说,母亲这才勉强止住哭泣,帮助奶奶料理父亲的后事。

    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