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章 三星俱乐部

    002章 三星俱乐部 (第3/3页)

    成为SSG分析师的薪资水平比秦路设想的要低很多。

    每月平均150万韩元,差不多七千多人民币。

    而这。

    还是因为SSG俱乐部比较牌面,给出了行业中等偏上的薪资水平。

    签下入职合同的那一刻。

    秦路忽然明白那些打出成绩的选手,为什么经不住诱惑?

    外赛区一砸几百万,这谁顶得住啊!

    据他所知,SSG首发五人,年薪最高的CuVee,也就三千五百万韩元,平均年薪18万人民币左右,首发五人加个替补辅助,全是白菜价……

    宇宙国电子竞技是产业化了。

    但这些享受聚光灯的选手大部分还不如幕后人员有保障,至少幕后人员能熬资历,从业经验就是他们的饭碗,选手可没几个熬资历的,没成绩会被嘲讽是乌龟。

    花了几天时间。

    秦路带着数据报告,走进了SSG俱乐部。

    路过训练室。

    遇到了队内打野Eve,小伙子局促了几秒,突然弯腰鞠躬。

    “嗯嗯,好好打,Eve。”

    不算熟悉。

    两人没有多聊。

    秦路沿着走廊敲响办公室大门。

    “进来。”

    “Edgar经理,这是我整理的观察报告。”

    Edgar看在老板椅上,第一件事不是接过报告,而是抽出一根烟,叼进嘴里。

    十分钟。

    二十分钟过去。

    Edgar草草翻阅了一遍,发现整理的还不错,算是比较细致。

    从擅长英雄到最近的出场胜率,再到操作习惯都有涉猎。

    比如。

    秦路对他比较欣赏的CuVee是这么整理的。

    英雄池深,对位康特表现优秀,能应付高强度的换血对拼,侵略性强,但暴露出来的缺点是状态起伏波动很大、对线太贪。

    跟后世记忆中的画像不一样。

    秦路看了SSG春季赛的比赛,发觉Cuvee对位表现可以,但没被观众重视是有原因的。

    现阶段的上单位。

    粉丝观众只会讨论SKT的Marin,NJ的Duke、KT的Ssunmmday和Rox的Semb,没CuVee什么事。

    哪怕CuVee偶尔能贡献对OGN四大上单的线杀,也会很快被观众遗忘。

    一时的水花撼动不了什么。

    谁会去称赞六连跪的首发上单?

    就算有,CuVee拿到优势也不稳。

    这里面有部分是压力的原因,全队缺少稳定站出来的核心位。

    但有时候也是CuVee自己贪,比如对位把对手压回家,对面TP出来还不走,非得贪那几个兵然后被人暴揍。典型的rank思维。

    如果只是一次、两次,秦路不会把这一点写上报告。

    事实上。

    刚出道的CuVee离稳中带c四个字还有段距离,再加上SSG上野默契不够、打法风格不合,导致他的场均阵亡数根本降不下来。

    “Fury(AD位)很难承担四保一的那个一,他对站位空间不够敏感,但补发育能力不差,抗压还行,要引导他去判断守线环境。”

    “Wraith(辅助)的离线操作很迷茫,似乎除了插眼,不知道该干什么,建议重新梳理野辅关系。”

    “BlisS跟Eve的中野,配合起来还很陌生,Eve在带节奏和开团方面并不突出,闪光点在入侵规划上,不过常常陷入为了入侵而入侵,被对手设计。在拿到对位拿到强势组合时,中路还有些许表现,可一旦打不过,又很容易成为突破口。他的对线基本功跟不上比赛强度。”

    春季赛过了一多半。

    Edgar终于不用为数据整理而发愁。

    有了这份报告,他可以着手解决更具体的弱点问题。或者说,如何规避它。

    另外。

    最让Edgar感到意外的,是里面创造性的收集了优势回合率,这项数据能够印证投入资源的量级变化,还是举例CuVee。

    如果上单对位领先超过800块,他有7成概率完成单一塔,5成概率打出威胁性的击杀。

    这是CuVee自己的赛场表现,只是没人可以这么直观的告诉Edgar,喂养CuVee的价值边界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