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劝谏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2章 劝谏 (第1/3页)

    魏延,可谓是如今蜀汉除了诸葛亮,硕果仅存的老将。

    当初魏延在荆州投靠刘备之后,就跟着刘备攻伐蜀中,因此屡立战功,被刘备提拔为杂号将军。

    在刘备登基称帝之后,更是将蜀中的北大门汉中交给了魏延镇守。

    要知道汉中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对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延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可见魏延深得刘备信重。

    刘备在世时,封魏延为镇北将军,拜都亭侯。

    而魏延对刘备和蜀汉,也是忠心耿耿,从未想过反叛。

    魏延为了报答先帝刘备之恩,镇守汉中十五年,曹魏不敢来犯。

    在诸葛亮手下,魏延得到进一步重用。

    魏延作为蜀汉元老,北伐意识十分强烈,同时又是领兵大将,与诸葛亮可谓是志同道合。

    诸葛亮自然不会埋没魏延,在诸葛亮手下,魏延可谓是屡立战功。

    被诸葛亮封为征北大将军,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假节,拜南郑侯。

    征北大将军属于四征将军,比四镇将军要高一级,而且魏延的这个征北大将军带这个大字,意义非同凡响。

    再往上那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的级别了,与丞相平起平坐。

    可谓是位极人臣。

    假节,更是可以随意处置两千石以下的文武官员,先斩后奏,蜀汉除了诸葛亮,就只有魏延有假节的权利。

    南郑侯更不用说,已经是侯爵中最高级的侯爵,再往上就是王公贵族。

    可以说,在诸葛亮手下,魏延已经达到了一个武将的顶峰,再往上也升无可升。

    由此可见,诸葛亮其实十分看重魏延,而不是像传言的那样,诸葛亮与魏延不和。

    在刘谕提出,杨仪很可能会因为跟魏延反目,导致自相残杀,甚至魏延兵败身死的时候,诸葛亮面容开始变得凝重。

    其实在诸葛亮心中,如果自己真的去世之后,往后代替自己北伐的人,应该是魏延。

    因为魏延军中资历老,有统军之才,而且对先帝也算是忠心耿耿。

    如果想要不使北伐大业就此结束,就应该托付给魏延。

    姜维虽然也有谋略,但是姜维属于降将,资历太浅,根本无法统领诸军,齐心协力北伐中原。

    他还需要在军中多加磨砺。

    可是魏延虽然统兵能力强,但是他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傲才视物,不能容人。

    而且性格比较偏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