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 卸了妆的人生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王衍 卸了妆的人生 (第1/3页)

    王戎有个堂弟,如同一个功率巨大的电灯泡,到哪里都很亮眼。因为他长得晶莹剔透,手拿麈尾扇,扇柄的白玉和手的颜色几乎没有区别。小帅哥很小就被家里的长辈带着见过当朝大佬羊祜,对答从容,不卑不亢,一举成名。

    这,就是王衍。

    王衍也有做公众人物的自觉,总想引领时尚潮流。他的时代流行哲学辩论——清谈。可是王衍的志向不在哲学辩论,而在外交。他的口才不错,喜欢学习战国纵横家搬弄是非获取利益的办法。这个爱好在大家一窝蜂地谈玄的时代挺另类,于是王衍又一次在人群中卓尔不群,闪闪发光。恰逢辽东太守职位出缺,当时的组织部长卢钦立刻想到了王衍,认为这是个人尽其才的机会,想要让王衍去守边疆,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原以为王衍一定欣然而往,没想到当时十几岁的王衍一听要离开繁华的首都,真的要去边远地区搞外交,十分害怕,拖延着没有去赴任。不上任也不是大事,反正当时大家都喜欢放鸽子不去做官,但是王衍就像是好龙的叶公忽然看见了龙一样,从此吓得不再到处谈论时事。

    留在首都,就要进行活动。不能谈时事,谈一两场哲学问题是必须的。所以王衍转变兴趣苦修哲学。王衍决定师从当时有名的何晏王弼“贵无说”。但是问题就来了,王衍是个实用主义至上的人,“贵无”却要求用超脱的眼光看问题,所以王衍学得稀里糊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辩论场上每次都觉得别人说得有道理,赶忙改变自己的论点,说出去的话再咽回去。当时的人就给了他一个评价,叫“信口雌黄”。

    学问他不行,王衍自己心里也清楚。他由承认听乐广言简意赅地概括事情的本质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废话太多。当时有个诸葛厷,小时候从来不学习,被王衍清谈谈败了,王衍对他说,你天赋不错,好好学习就会有进步。结果这个诸葛厷去念了几天老庄再来跟王衍谈,就已经跟王衍不相上下了。但是水平不行还是得谈,这是大势所趋,要想有人脉,做大官,就得硬着头皮谈。人的职业不是由天赋和兴趣决定,而是由时代风尚决定。对于王衍这样一个常以孔子的出息弟子子贡自比的人,实在没有什么道理退出这套看上去无比超脱实际上却非常现实的清谈(做官)系统。

    才华有限,想要爬得更高又不肯出苦力,只好在婚姻上下功夫。本来,杨骏很看好他,想让他做女婿。做了杨骏的女婿就成了和司马炎一辈的表连襟(司马炎的第一个老婆是杨骏的侄女),王衍的地位立马扶摇直上。但王衍是拒绝的。后来,司马炎娶了杨家两个女儿,一个是杨骏的侄女,一个是杨骏的女儿。杨骏原来想嫁给王衍的那个女儿说不定就是未来的皇后,人品样貌肯定都很好。王衍退了这门好亲事的理由很有骨气:据说他很看重自己的清誉,不想在名士的头衔上再加上一个外戚,因而没有答应这个婚事。

    更有可能的是,议婚的那会儿杨骏只是一个司马,家里好几个女儿没有儿子,没什么政治势力,王衍认为还应该再找一个更硬的靠山。果然,王衍娶了个非常有实力的女人:贾南风的表姐,郭氏。靠山是有了,但是日子过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