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交换俘虏

    第七百八十八章 交换俘虏 (第2/3页)

掖再做点事,死也瞑目了。”

    李邺无奈,便给尚结赞写了一封信,派一小队斥候护送安齐管去大斗拔谷。

    李邺随即派李西岳率一万骑兵赶往广武县战俘大营,把一万三千名吐蕃战俘押解来张掖,这一万三千多战俘是凉州和会州的驻军,也是吐谷浑人。

    用一万三千多名吐蕃军战俘换张掖和酒泉的百姓,这笔买卖相信尚结赞一定会答应。

    大斗拔谷位于张掖的东南方向,是祁连山的一道天然裂口,是沟通河湟谷底和河西走廊的捷径,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和商业价值。

    甘州的一万吐蕃军队并没有南撤到鄯州,而是奉命严守大斗拔谷。

    大斗拔谷长约七十里,道路极为狭窄,最窄处只有数丈,最宽也不过二十余丈,两边都是千丈悬崖,整个山谷就像被一刀劈出来的通道。

    唐军和吐蕃军争夺大斗拔谷已有数十年,里面稍宽处修筑了三座军城,双方反复修葺,固若金汤,扼守住了大斗拔谷,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万军队当然不可能全部驻扎在三座军城内,大部分驻扎在大斗拔谷南面出口外,守住了出口。

    但山谷内的三座小军城也同样极难攻打,如果要强行攻打,不付出几千人阵亡的代价,休想拿下三座军城。

    但如果攻得有策略,也可以不伤一兵一卒夺取它们。

    开元十六年,唐军便以不伤一名士兵的代价,夺取了大斗拔谷。

    在山谷入口处,也有一队吐蕃军游哨,监视河西走廊的动静。

    上午时分,一队三十人的唐军斥候护卫着安齐管靠近了大斗拔谷的入口,他们立刻被吐蕃巡哨发现了,吐蕃巡哨纷纷翻身上马,警惕地望着他们。

    安齐管对唐军斥候道:“你们在远处等我,我上去和他们说!”

    为首斥候迟疑一下道:“不如我用箭把信件射给他们。”

    安齐管摇摇头笑道:“如果射箭信有效,那就不需要我跑一趟了,罗校尉不了解他们,这帮人很粗野,不识字,他们会把箭信撕得粉碎,必须要和他们交谈,让他们知道这封信的重要。”

    “但如果他们伤害安公,我们可没法回去交代?”

    安齐管笑道:“我有办法让他们不伤害我。”

    他从马袋中取出一面旗帜,插在大旗之上,将旗帜展开,竟然是一只展翅雄鹰。

    “这是吐谷浑人信仰的神,萨满教的起源,他们看见这面旗帜,就不敢伤害我,哎!我也是后来才想到。”

    安齐管有点伤感,对唐朝斥候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我马上就回来。”

    安齐管举起萨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