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记忆宫殿!令狐贤侄与岳侄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069,记忆宫殿!令狐贤侄与岳侄女 (第1/3页)

    崇文门里大街,苏州胡同。

    一座亭阁清幽,有池竹之美,聚山水之趣于一园,仿苏州园林风的大院里。

    慕容复坐在曲折回廊尽头的小亭中,伴着满园梅香,翻看着手上一本册子。

    这是一册记载了嵩山剑法招式的图谱。

    此图谱当然不是嵩山派送来的,而是进京送年货的陈武捎来的。

    仲秋时,留守百胜山庄的李林,抓住了“九曲剑”钟镇等多名嵩山派高手,但除了钟镇本人是嵩山正宗,其他都只是嵩山派招揽的旁支杂系。

    即便如此,李林也以比武切磋为名,安排百胜山庄高手轮番上场,自己也时不时下场,榨干了钟镇一身的剑法招式,绘制成图谱,请陈武带来京师呈给慕容复。

    收到这册嵩山派剑招图谱之后,慕容复也飞鸽传讯百胜山庄,叫李林把钟镇等人放走,权当给左冷禅的“回礼”了。

    虽然李林等人只是榨出了嵩山剑法的招式,至于内功心法,不可能只看招式推演出来,但对慕容复来说,知道招式也就足够了。

    以他的武学素养,只需知道招式,演练精熟之后,自能推演出每招每式的发劲诀窍,以及剑招轻重快慢、虚实变化之间的精髓。

    虽然和嵩山派的正宗剑招运转法门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说不定他推演的发劲诀窍、招式变化更加精髓呢?

    功夫都是人创的。

    慕容复这一世,已经有了极丰富的创功经验,又有百家武学打底,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他自信在剑术方面,也能创出更强的剑法。

    总之,这十七路嵩山剑法,如今就是慕容复和百胜门的武学底蕴了。

    要说慕容复对这世界兵器技术最满意的一点,那就是大部分技术,都不需要内力参与。

    各种杀招绝招,即使内力平平,也可施展出来,发挥威力。

    这无疑更适合百胜门。

    百胜门弟子大多不修内功,但劲力够强。精妙招法在百胜门弟子们手上,威力可并不比内力高手们施展出来弱多少。

    可惜百胜门弟子都不爱用剑……

    将剑招图谱从头到尾翻看一遍,慕容复合上册子,闭上双眼。

    再睁眼时,他已出现在一座巨大的室内练功场中。

    练功场四周的兵器架上,摆放着各种兵器,刀枪剑戟、钩叉鞭锏、锤棍槊矛……应有尽有。

    此地当然不是现实。

    而是慕容复以修者强大的灵识,在自己识海之中,构筑的“记忆宫殿”。

    这座练功场,只是“记忆宫殿”当中的一层,储存着他所精通的百家武学。

    此刻。

    慕容复意念一动,旁边一座兵器架上,立刻应他所想,出现了一口嵩山派形制的重剑。

    慕容复抬手一抓,那重剑便落到他手中。

    他手持重剑,一招一式,演练嵩山剑法。

    初时剑招生涩,有时一招练到一半,还会停下来,仔细琢磨一番发劲与变化的诀窍。

    后来便渐渐纯熟,嵩山剑法那堂皇正大、势大力沉,如长枪大戟沙场交兵的气势,也渐渐出现在他手中的重剑之上。

    当剑招演练至变化自如,轻重快慢随心所欲,慕容复意念又是一动,对面凭空出现一道模糊的身影,手持一口三尺青锋,以慕容家传剑法向他攻来。

    慕容复以嵩山剑法与之拆招对练。

    初始不过十来招,就会被那模糊身影挑飞重剑。接着便可撑上二十来招、三十来招。

    随着一次次失败,慕容复对嵩山剑法的精髓掌握地愈加精纯,各种要诀、破绽亦都洞悉于心。

    最后。

    慕容复脚踏玄奇步伐,手中重剑如长枪突击一般连环击刺,一剑紧似一剑,一剑重过一剑。

    灼目剑光好似冷电寒芒,一道剑光尚未消逝,另一道剑光又已暴起,一道又一道的剑光层叠交织,像是军阵之中齐刺的排枪,排山倒海一般逼得对面人影连连后退。

    铛铛铛铛……

    打铁一般的金铁交击声中,对面人影连连后退,但仍能以铜墙铁壁般的守势,连续挡下慕容复上百记重剑突刺。

    但那人影武功技法虽顶得住慕容复的强攻,可手中那口普通形制的三尺剑却渐渐不支,终于铛地一声,被慕容复重剑凿成两截。

    重剑再无阻碍,噗地一声,刺入人影胸膛。

    人影霎时化为青烟,消散无踪。

    这当然并不是说嵩山剑法,就强过了慕容龙城亲创剑法。

    只是施展自己理解的嵩山剑法的慕容复,单论武功的话,哪怕如今还未修出内力,也已经比对面那从记忆里提取出来的,多年以前的自己更加强大罢了。

    仔细回味了一阵刚才的交锋,慕容复念头一动,对面又出现一道模糊的人影,手持特大号雁翎刀,以“绝空刀法”与他对攻……

    斗得正激烈时。

    记忆宫殿里,忽响起慕容英的声音:

    “大哥……”

    记忆宫殿里的慕容复双眼一闭一睁,便又回到现实,仍是端坐在那小亭之中,亭外仍是大雪之中,愈显娇艳清香的丛丛梅花。

    而不远处,曲折回廊之中,慕容英正快步行来。

    腊月初,慕容英从江南回京。

    但他并非是来赶考的

    他太年轻,明年才满十六岁,这年纪参加会试非常吃亏,即使才学足够,也很大概率因年龄遭主考官“打磨”——玉不琢不成器嘛,少年得志,气势太盛,进了官场会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