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岁币

    第三十一章岁币 (第2/3页)

一杯酒,闷头灌入口中,低头叹道:“只怪我沈家人丁凋零,若是在朝廷里也能占个人,即便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商路便要好走的多。”

    此话虽未指名道姓,矛头却赤裸裸地指向了沈文君。

    家无男丁之事,在老丈人心里耿耿于怀。

    宋澈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老丈人打心里便没将他当成自家继承人,谁叫他姓宋,而不姓沈呢?

    “我吃饱了。”沈文君扔下筷子,一如既往逃离了膳厅。

    “姓沈的,你看看你,又将女儿给气跑了!”丈母娘瞪眼呵道。

    “你莫要说我,整日催她生孩子的可是你!”老丈人依旧不甘示弱。

    宋澈暗叹一声,识趣地罢筷下桌,跟着追出了膳厅。

    ……

    夜凉如水,清风浅唱。

    佳人独倚小亭,望着池塘偷偷抹泪。

    可恨不是男儿郎,错在只是女儿身!

    宋澈提着灯笼,便靠在柱子旁,笑盈盈地,也不说话。

    许是伤心够了,沈文君才偏过头来,噘着嘴喝了一句:“笑什么笑!”

    “夫人真想要吃这口皇粮?”宋澈问道。

    沈文君沉默稍许,才低声道:“我也不是多么稀罕这皇粮……我只想证明沈家谁也不输,更不想见陈氏小人得志。”

    “可我告诉你,皇粮一点儿也不好吃,”宋澈说道,“一旦与朝廷打上交道,不仅要面对商场的钩心斗角,还得承受官场的尔虞我诈。”

    宋澈来到古代,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要与朝廷扯上关系——朝廷之水,权力之毒,深不见底,稍不注意便会被淹死,许多纯粹的东西,一旦与权力沾边儿,便会潜移默化地变质。

    “你是不知做皇商的好处,”沈文君说道:“皇商的赋税特别低,只需取三厘过税即可,而且那可是岁币,一单便是好几十万匹丝绸,哪个做生意的不眼红?

    最重要的是,一旦与朝廷做上生意,咱的物流便通了,再猖獗的土匪也不敢劫皇帝的货。”

    “听起来是不错,”宋澈抿着嘴唇,问道:“可关于‘岁币’之事,不过稍有风声,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

    沈文君说道:“大梁王朝向来是重文轻武,纵观三百余年历史,每每战场上吃亏便会向敌国进贡,如今第戎来势汹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