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杀猪待客

    第2章杀猪待客 (第2/3页)

上的火焰添了油,让灯芯烧得更旺,把整个堂屋照得既暖和又明亮。

    没过一会儿,一大盘香喷喷的猪肉便被端上案,这年头大户人家才能吃上肉,平头百姓能吃上野菜,喝上小米粥都算不错了。

    吕庄家大业大,用吕虎的话说吕家算是富裕阶层,而吕伯奢更是妥妥的地主。

    吕伯奢年轻的时候,头脑灵活,手脚麻利,每天天未亮就去成皋县城进货,一根扁担,两个竹筐压在肩上,把他累得够呛,但是为了生活,为了一家人生计,再苦再累也得扛着。

    做了几年小本生意,吕伯奢积攒一些钱财,用这点钱买了二十多亩地,种小麦、高粱等,积少成多,家里越来越富裕。

    人富了,名气也大了,镇上的一个大户看上了吕伯奢,便把她的闺女嫁给了吕伯奢,吕伯奢有了娘家人支持,生意做大了,种地规模也变大了,俨然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

    然而,吕伯奢心里有一道坎,那就是自吕家先祖到他这一代人,历经十数代人,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读书做官的,这让吕伯奢极其不甘心。

    吕伯奢与大户女儿结婚后,便生了三个儿子,有了儿子后,吕伯奢把所有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儿女教育上。

    为此不惜花大价钱,聘请县里小有名气的私塾先生,专门为他儿子授课。

    先生很用心教学,但吕伯奢的三个儿子除了老三,其他都不是读书的料。

    老大读书读到十三岁,说什么都不想读了,老二呢更是调皮捣蛋,从小就喜欢上树掏鸟窝,下水捉鱼鳖,唯独不喜读书,尤其是四书五经,听着就像和尚念经,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老三人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先生对他很满意。

    先生称赞老三:根骨和悟性都不错!

    吕三天真地以为从此可以一鸣惊人,然后举孝廉做官。

    但现实狠狠打脸!

    吕三,小地主家庭出身,连豪强都不是,想举孝廉,犹如痴人说梦。

    两汉时期想要做官,只有举孝廉和朝廷征辟二途,征辟就别想了,举孝廉还有点机会,但机会也渺茫。

    举孝廉条件极为苛刻,程序更是复杂,而且这其中牵扯很多微妙因素,如家庭出身,师生关系,个人才能等等,最主要的是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连举孝廉的门槛都摸不到。

    吕三在举孝廉这条路上接连碰壁,最后也只能心灰意冷,早早结了婚,跟着父亲打点家业。

    吕家虽然不是官宦之家,但也算当地富庶之家。

    这样的家庭出身,吕虎从小衣食无忧。

    “吃啊,都吃,看我作甚?”吕伯奢见曹操等人迟迟不动箸,赶紧催促说。

    “这么好的一顿饭,就我们几个吃?”曹操有些不解地问。

    吕家八九口人,要吃饭也应该一起才对。

    再看席间,除了自己和陈宫,只有吕伯奢和吕虎这对爷孙在。

    “家人粗鄙,有碍观瞻,故让他们在隔壁吃,休要管他,咱们吃自己的罢。”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