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海

    第四章 出海 (第3/3页)

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嘛!”这时,绿袍男子又把手中的碗朝朱允炆手中递了递。

    听了他的话,朱允炆也不再推辞,接过了绿袍男子手中的碗。可能是饿的太久了吧,此时的朱允炆也顾不上什么吃相了,直接端坐在床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那边桌上还有些饭菜,兄台可以坐过去和我们同食。”绿袍男子指了指餐桌笑着对朱允炆说道。

    见朱允炆没有回话,绿袍男子便又坐回了餐桌盘,拿起另一个碗,盛起饭来。“这个男人真是不识好歹。”金安不禁又嘟囔了一句。绿袍男子没有多说话,只是用眼睛瞪了仆从一下,金安便不再说话,低下头吃起饭来。

    吃完饭后,朱允炆起身将碗筷放到了餐桌之上,然后向屋外走去。当他打开房门的那一刹那,竟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头也不回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话气依旧冷淡。说完之后,便走出了这间屋子。

    听了朱允炆的话,绿袍男子先是一愣,然后轻轻笑了笑,继续吃起饭来。

    朱允炆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甲板之上,此时甲板上有几个人在吹着海风。这是朱允炆自登船以后第一次来到这里。这些日子,他不是躺在床上发呆就是在睡觉,如果不是为了如厕,他甚至都不会离开自己的房间。

    皓月当空,夜凉如水。细浪携着点点碎银自水天连接处一波接一波地涌来。望着眼前这一切,朱允炆不禁凭栏吟诵:牢落江湖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两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奎儿、圭儿你们还好吗?这时,朱允炆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朱允炆和马皇后成婚之后,马皇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朱文奎和朱文圭。在朱允炆引火自焚的那天,马皇后本打算拉着两个孩子和朱允炆一起离去。可是还是于心不忍,便打算让宫女将两个孩子带走,伺机逃出宫去,可是没想到朱文奎死活不愿意和她分开。无奈之下,马皇后只得单独让宫女抱走了年仅两岁的朱文圭。

    当初逃离皇宫后,朱允炆三人并不知道该去往何处。由于久居深宫,朱允炆对宫外的情况并不知晓,也不清楚朱棣的势力到底渗透到了什么地方。万一跑到朱棣的势力范围之内,岂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那么也就辜负了马皇后的一片苦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允炆做出了一个决定:出海。因为只有海外才不是朱棣的势力范围。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坚信,只要这次能够活下来,他一定会将朱棣加注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千倍万倍的奉还给朱棣。为了以防万一,他没有带朱文奎离开,他相信朱文奎不在自己身边反而会更加安全。于是,他将朱文奎托付给了程济,然后只从木箱中取出一张银票和一些药物,便独自匆匆上路了。

    回想起和程济分离之后连日的遭遇,朱允炆不禁百感交集。本以为既然能逃出宫来,自己的人生也许会因此发生什么转机,却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他与程济二人分开不久,身上那张唯一的银票就被小偷偷走了,无奈之下,只得去当铺当掉了自己的贴身玉佩来度日。后来又在集市上被几个地痞流氓当众凌辱。好不容易上了船,却没想到现在就连一日三餐也成了问题。

    海的东面是怎样的光景?自己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望着茫茫大海,朱允炆不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