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揭秘

    第十三章 揭秘 (第3/3页)



    “这扇窗户上面雕刻有梅花图案。梅花不仅美丽而且与美字谐音,所以这代表了美之为美。你们只要看到这扇窗户就会想到美之为美,所以这两个地方合起来,第二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金安,你觉得斯恶已这三个字谐音像什么?”这时,李随又将目光转移到了金安身上。

    “死……鳄鱼?”金安略有迟疑地回到道。

    “可以。”这时,李随又用脚剁了剁脚下的地板,“我们就想象有一只死鳄鱼趴在这扇窗户下的地面之上,那么,你们看到这块地面,就可以想到斯恶已三个字。”

    “至于皆知善之为善,”这时,李随已经走到一个大花瓶旁。“皆知谐音戒指,善之为善可以想象成闪了又闪。”

    李随指着地面上的大花瓶继续对金时厚和金安二人说道,“我们可以想象花瓶里的戒指闪了又闪,所以只要你们看到这个大花瓶,就可以想到皆知善之为善这句话。”

    “而斯不善已,我们可以同样可以借助这个花瓶,我们可以想象当把花瓶里的戒指从里面拿出来后,它就不闪了。这就是所谓的斯不善已。”

    接着,李随又带领金时厚二人来到了一把木椅旁边,然后李随用力地敲击了一下椅背,然后向金时厚问道,“有没有听到响声?”

    “听到了。”金时厚回答道。

    “相声谐音响声,所以我刚才问大哥有没有听见响声,就可以想象成有无相声。”李随解释道。

    “难谐音篮子,相成谐音香橙,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茶几上放着一篮香橙,所以,只要我们以后看见这个茶几,就可以想到难易相成。”李随指着木椅旁边的茶几说道。

    “我们接着看这个茶几的表面,我们发现它的四个边有两边是长的,有两边是短的。我们就可以想到长短相形。

    在房间里放置着一把琴桌,琴桌上面是一架古筝。此时,李随又带领金时厚二人来了琴桌旁边。

    “你们想象你们一个人在这边唱歌,一个人在这边弹奏古筝,歌声与古筝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你就可以想到音声相和。”

    “然后你们再想象,你们在表演时,是一个站在琴桌前面唱歌,一个是座在琴桌后面弹琴,而这把古筝就在你们俩的中间,与你们紧紧相随,这就是所谓的前后相随。所以,光靠这一个琴桌我们就可以想到音声相和和前后相随两句话。”

    “这是谁?”这时,李随指了指挂在琴桌后面墙上的一幅画像,向金时厚二人问道。

    “孔子。”金时厚回到道。

    “对,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所以我们只要看见这幅画,就可以想到是以圣人。然后孔子待在画像里,什么事也没做。我们可以联想到处无为之事。”

    “孔子虽然一句话没说,但是他的思想却对我们后世有极大的教育作用,这就是行不言之教。”

    “把这几句话整合一下,所以我们看到这幅画像,就可以想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谐音万物,这把弓就是一个玩物,我把这把弓赠送给你,你没有推辞,这就是所谓的万物作焉而不辞。”李随指了指挂在孔子像旁边的弯弓说道。

    “但是这把弯弓不是你生下来就有的,是我送给你,你才有的,这就叫生而不有。”

    “你有了这张弓以后,所有人把你围了起来,要看你的弓,那么你就无法再看见外面的情况,这叫围而不视,通过这个围而不视我们可以联想到为而不恃。”

    “然后我们想象这个床上座着一个功臣,他的胡须很长,他的夫人走过来提出来要用一条围巾将他的胡须围起来,然后两个人一起去逛街,功臣说死也不去。”

    “功成谐音功臣,弗居谐音胡须,夫想到夫人,是以不去,谐音死也不去。”李随又给二人详细解释了一番。

    经过了李随的解释,金时厚二人顿时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同时他们的心中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种想法:李随不去做官,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