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一星画家

    第四十章 一星画家 (第2/3页)

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些夸张,至少也要比自己在这个年龄强不少。

    他可以自豪的说,在很多方面,自己的女儿酒井胜子已经达到了职业画家的水准。

    但是酒井胜子毕竟是个小女孩。

    在技巧以外的部分,作品的情绪过于冰冷。

    不,更准确的说法不是冰冷,而是苍白。

    在艺术领域,冰冷也是一种感染力。

    真正善于表达这种情感的画家能够用冰冷的笔触冻结观众的内心,但酒井胜子不是这种冰冷,而是因为从小到大沉浸在绘画世界里缺乏阅历,而显得空洞。

    她过于注重绘画,脱离生活,反而让画笔显的苍白。

    这一点上,酒井胜子反而不如生活经历更加丰富的小松健太。

    “胜子,别一心想着画了,晚上带着纲昌和小松前辈一起,你们年轻人一起去仰光河上划划船,好像会有烟火表演,换换新鲜空气?”

    酒井太太用指尖轻刮一下玻璃酒杯,皱着眉头提了个建议。

    “让纲昌去就好了。”

    酒井胜子依旧低着头。

    “胜子?”酒井太太的语气变的严厉了一些。

    小松太郎倒是没有太生气。

    酒井胜子这种性格正是他父亲所喜欢的,只要不是因为像顾为经一样别的男人而分心,他并不会太过吃醋。

    他爹小松健太认为,女人是男人的勋章。

    这个时代能够一心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的女孩是很给自己家族长脸面的。

    不蔓不枝,才是艺术家的儿媳妇该有的气度。

    既然胜子喜欢艺术,小松也有别的杀手锏。

    艺术女孩有艺术女孩的打开方式。

    他以去洗手间的名义离开餐厅,打开汽车的后备箱,从后备箱中取出玫瑰花和一张素描画。

    这是一张他为酒井胜子画的素描。

    素描中,酒井胜子穿着他当年元日初见时的传统礼服,身材婀娜窈窕,又性感,又清纯。

    小松太郎虽然已经是一个知名的青年画家,但是素描不是他的长处。

    他的画风受自己父亲的影响,喜欢用浓烈的色彩表现情感,尤其是在油画中使用大块大块带着神秘主义的颜料色块。

    五彩斑斓的色块总是比冷冰冰的线条更能感染观众。

    他也就是靠着这一手画出的《日出大坂》,在横滨美术三年展中获得了业余组的大奖。

    重视色彩而轻视线条,这其中肯定有他不够刻苦的原因。

    素描最重精确,很难取巧另辟蹊径,只能靠多加练习。

    《Ölgemälde(油画)》是奥地利重磅的美术杂志。

    《油画》之于画家就像是公告牌榜单之于流行歌手,它是点评青年艺术家的风项标,涵盖了艺术市场、观点、风格、买手指南等多个版块。

    它会将一个画家从作品收藏角度以星级来评分。

    最低是一星,值得观望。

    最高是七星,传世名作。

    上一个三十岁以下的年纪被打四星以上的东亚画家,就是曹老目前年纪最小的徒弟唐宁(四星半)。

    而上一个拿到七星级投资评价的则是在1967年安迪·沃荷遭受枪击病危的时候,将原本六星半的评级上调到了七星,属于别管多少钱买到就是赚到。

    而到了千禧年之后,安迪沃荷的作品屡屡以亿美元为单位创造拍卖行的历史纪录,无疑证明了杂志的眼光。

    当小松太郎在美术展上获奖之后,这个杂志的主笔曾经毒舌的点评过自己的《日出大坂》过于投机取巧。

    虽然有一定的感染力,但是只不过是一个随意挥洒莫名呓语的疯子。

    在买手指南中,只给予了小松太郎一星级(值得观望)的评价。

    不过小松太郎可一点也不在乎。

    能登上这种知名的美术杂志一般都是各个美院的年轻教授和三十岁往上的中生代画家,而且一般评价也不会高于两星(谨慎购买),能拿到三星推荐(有一定升值潜力)的青年油画家基本上油画都能卖到30万美元以上的价钱。

    以他的年龄,能登上这样的杂志,就算被骂的狗血喷头,也还是沾了他父亲是大画家的光呢。

    选择自己不太擅长的素描,小松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里面的。

    他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