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2/2页)

高淄忍住与朋友分享的喜悦,毕竟一切还未尘埃落定,变数太大。

    从云衡大学新闻学毕业后,高淄考调到楼墨县委报道组,负责跟会议,高淄在学校几乎没写过会议稿,他按照以前学校活动稿的写法,被组长骂得狗血淋头。

    为了不被骂以及大学生这张脸面,高淄大量翻阅中央、省、市级报刊会议新闻,只要省、市级记者来采访,他都申请陪同,这样就与他们慢慢建立联系,文章经常见报于省、市级刊物,有时候一些上级刊物约稿基本由高淄主笔,名气逐渐有了,酒量也在觥筹交错中不断水涨船高。工作5年后,高淄被调到县文广旅局从事办公室工作,除了参与日常后勤工作外,还要给领导写汇报材料以及省报的约稿,加班是常事,这样便难以顾及女友的感受,领导总是安慰他:小高,能人事儿才多,加油干,过不了多久就撵到我前头去了。

    高淄总在心里苦笑,这几年来的加班,和女朋友年英的异地,已经搞得自己精疲力尽,刚出大学时的意气风发早已被加班写材料、还房贷、吵架磨得像一块旧抹布。他看着隔壁的同事何峰,人家每天就考考勤,连电脑都不会,收发文更不用说了,一到11点准时走人,羡慕得不行。高淄也想要摆烂的心态,但局长看见他的状态不对,又会下班时叫他一起喝酒,话里话外告诉他,个别同志年龄大了,虽然轻松,但也升不上去了,你高淄还有大好前途,单位xxx位置是你的。

    刚开始说这些话时,高淄一听,鸡血满脑,可后来,副局长都调了两任了,自己还是个办公室主任,好不容易后来进了党组班子,升成机关党委书记,除了负责本职工作外,由于单位写材料的人实在缺乏,自己还得操心单位重要的文件起草工作,有时候忙的晕头转向。

    “小高啊,不要有情绪,你还年轻,资历不够,再等几年。”这些话逐渐在高淄心中失去了分量,他心里想着就这么样吧,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写文章、谈恋爱上。

    在报道组时,高淄喜欢下乡采访,刚开始采访连问题都问不出来,后来跟电视台的徐策、吴慈等人混熟后,也学到了不少好东西。加上自己善于钻研,他的报道、散文在市级、省级媒体见报的有不少。高淄就这样在圈子里逐渐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