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

    九——十一 (第2/3页)

    普通员工则东张西望,一脸与自己无关的神态。

    听着部门的名称从“编辑部”变成了“编辑播发部”,徐承渊嘀咕了一句:“希望不是换汤不换药啊。”

    十一

    “王秘书,您好。”晚上10点,政府办秘书王谦打来电话,高淄内心一紧,这是他上任的第三个月。

    “麻烦您现在到政府办一趟。”说完,王秘书便挂了电话。

    来不及多想,高淄准备出门时,接到了总编辑魏姜的电话,“主任,记者把今天招商引资的企业主的名字写错了,里面还有病句。”

    “怎么回事,你们审都没审出来吗?”

    “那个是化学里面的专业术语,所以编辑和编委都没看出来。我也没看出来,也看不出来。不过不要担心,是客商的名字整错了,不是领导的,应该问题不大。”

    “不大?我现在往刑县长那边走?”高淄内心有点懊恼,自己还没上任多久,就出些芝麻谷子事儿。

    “啊?”

    “等我见了刑县长再说吧。”

    根据高淄以往经验,如果真如魏姜所说,这篇稿子就是这些错误,也不至于晚上县长急着见他,一般让记者写检讨、编辑罚款就完事儿了。他心里有些忐忑。

    到了政府大楼,有几层楼灯火通明,刑县长在7楼,高淄整了整衣衫,直奔7楼而去。

    “你看看咱们记者写的是什么狗屁东西!”刑县长把几页纸丢在高淄的面前,县长脸色蜡黄,抽着烟,盯着眼前这个人。

    高淄拿起纸张,迅速看了一眼。如此匆忙,他也看不出所以然,便含糊说了句,“确实不应该。”

    “不应该?你看看这些语句,哪一点体现了记者的写作水平,语句干涩、啰嗦,毫无逻辑,我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