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么是个包衣奴才啊?

    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么是个包衣奴才啊? (第2/3页)

,你便托一蒙古人送上了降书,自言等候时机,如今时机已到,正是报效摄政王的时候啊!”

    “你在他朱明只不过是辽东总兵、平西伯,都督辽东及山海关兵马,倘若倒戈卸甲、剃头来降,摄政王与陛下应允,将封你为王爵,世袭罔替、开藩设府,节度兵马十万,裂土称王!”

    “我朝之中,你兄长吴三凤、舅舅祖大寿都过得不错,来时摄政王已经嘱托我了,若是长伯你此刻开关,摄政王听闻伱尚有次子,摄政王应允你吴家将一门两藩,风光无限啊!”

    “……”

    一个大光头、只有一根细长金钱鼠尾的洪承畴竟然这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大明山海关内,面对主座上的大汉,苦心孤诣的劝诫着。

    在讲话之时,洪承畴唾液横飞、眉飞凤舞,脸色红润之下,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似乎已经是存心想要辅佐满清成就一番大业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明主,只需要留在满清辅佐多尔衮,一统天下之后,他就可以名垂青史,成为光荣的开国元勋了!

    最初的他确实是不情不愿,但现在,他已经坚定不移的成为了满清的好包衣奴才,想要呕心沥血的为满清奋斗。

    不过从某种情况下来说,洪承畴确实是成功了,他确实名列清朝官方编撰的《贰臣传》中,作为反复小人流传千古了。

    他如此用心,最后满清只是草草给了他个三等轻车都尉,且只能传承三代。而满清入关后随便一个总兵投降,轻车都尉这等爵位都是世袭罔替。

    而听着洪承畴的劝诫,吴三桂深深的叹了口气,衣袖之中的一张密密麻麻的纸张上写着的是自家家丁从北京送来的密信。

    上面十分清楚的告诉了吴三桂,大明确实有三位皇帝陛下降临,而且各自带来了精锐士兵进行抵抗。

    其中,更有一位嘉靖帝似是刘伯温似的皇帝,掐指一算竟能算出日后有谁会背叛大明,那崇祯帝就是根据嘉靖帝的指派,挨家挨户抄了家,搜刮出不少的白银。

    在得知了这个关键的消息之后,吴三桂的心情十分警惕。

    如果信上所说是真,那根本就不用说,嘉靖帝肯定能算出来自己以后会背叛大明:这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去年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和满洲眉来眼去,互相勾搭上了嘞!

    倘若大明被李自成灭了,那么在李自成和满清之中,他是大概率会选择满清的。

    虽然崇祯皇帝在诏令上说既往不咎,而且还会封吴三桂为破虏侯,但吴三桂总觉得事有蹊跷。

    在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之后,吴三桂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对着洪承畴道:

    “吴三桂愿降大清,为大清摄政王殿下效犬马之劳!不过这关内尚有愚者不识天颜,待我前去处理一番!”

    至于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