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朕才不需要大臣的把柄!

    第六百四十二章 朕才不需要大臣的把柄! (第2/3页)

以,这三样东西的价格,在他心中一闪而过。

    “这宝玉,可值一千五百贯。”

    “我听说那帽子田家的家主,喜欢此类舶来宝物,去年曾在汴京坊市购得一块西域宝石,价值五百贯!这一块宝石,论色泽、大小和莹润,都在那一块之上,当值一千贯!”

    “至于这玉佛……有点意思……”

    手上的玉佛,虽然不大,只有五寸余高,但是开脸极好,玉质洁白,雕工精细,底座上还有着梵文经文。

    确实是宝物!

    而且,这佛像看上去,还是如今天下香火极为鼎盛的药师佛的造像。

    “我听说,秦鲁国太夫人礼佛甚虔,若以此玉佛献之,助太夫人礼佛……“

    秦鲁国太夫人张氏便是当朝皇太后的生母。

    其乃汴京城中有名的居士。

    自向经去世后,就一直在家吃斋念佛,为亡夫祈福,也为宫中太后祈福。

    坊间有传说,正是太夫人礼佛心诚,所以菩萨保佑,佛祖庇佑,太后能得孝子孝顺。

    别人信不信不知道。

    反正太夫人是相信的。

    所以,这尊佛造像,若献与太夫人,定可收奇效!

    即使不考虑这个事情,这尊玉佛造像,价值就该在三千贯以上!

    所以……

    刑恕在心中算了一下,一千加一千五加三千,就是五千五百贯。

    比去年嵬名谟铎贿赂他的那堆价值三千贯,实际最后只变卖了两千多贯的宝石、美玉多了一倍。

    嗯!

    这就符合他的身价了!

    他现在可是翰林学士!

    不是去年的那个小小的右司员外郎了!

    结果这个党项人,却没有一点眼力见,一开始竟只给他一块价值一千贯的宝玉。

    搞得他这个翰林学士的身价,还不如去年的身价高。

    瞧不起谁呢?

    早拿出这些宝物,痛快点不行吗?

    刑恕一边腹诽着,一边将这些东西收到怀中,然后慢悠悠坐下来,道:“贵官可以问一个问题!”

    去年,他是馆伴副使、吏部右司员外郎,这个党项人问他一个问题,给了当时他认为价值三千贯的玉石作为酬谢。

    现在,他刑恕已经是翰林学士,四入头之一,照理来说应该是一万贯一个问题。

    不过,看在他是熟人、老顾客的份上,给他行个方便吧!

    嵬名谟铎在心中暗骂了一句:“贪得无厌的秃鹫!”

    但在表面上,他只能低着头,装出一副奉承的样子,仔细想了想后问道:“愿请学士,告知下官,此三条款,果大宋官家金口玉言?”

    刑恕冷哼一声,道:“吾可不敢矫诏!”

    那可是要去岭南吃荔枝的大罪!

    搞不好甚至可能会被赐死。

    他可不想死,更不想去岭南吃荔枝。

    嵬名谟铎却是不信!

    尽管他去年在来使的时候,曾在殿上朝拜那个南蛮的小皇帝。

    对方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些超出他年纪之外的特异。

    但,要说这个小皇帝,掌握了实权,可以决断军国大事?

    他是打死也不信的。

    原因很简单——他见过少主临朝,也知道少主要掌权的困难有多大。

    先帝(秉常)也算是明主了,甚至知道要掌握兵权,团结豪族,凝聚人心,并寻求外援。

    但,其始终为梁氏所架空、控制。

    到死他都未曾真正掌权!

    而人是无法去想象那些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事情的。

    所以,嵬名谟铎是无论如何也不信,这南蛮的小皇帝,能在一年多时间里,就成功的接触权力、掌握权力并驾驭权力。

    若是这样,惠宗(秉常)算什么?

    “十之八九,这些条款乃是南蛮太皇太后、太后以及宰执们商议的条款……”他在心中想着:“听说,如今南蛮以韩绛为左相,吕公著为右相……”

    “此二人皆老成持重之大臣,也都还算知兵。”

    “或许这些条款便是这两人商议的结果……”

    这样想着,嵬名谟铎就抬头看向刑恕,拱手道:“空口无凭,请学士将大宋皇帝陛下所列条款,写于纸上,亲笔签押……”

    “以便下官将之送回国中,交国母裁断!”

    这才是嵬名谟铎真正想要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