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

    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 (第3/3页)

明,让他们知道功成名就后的显耀,奋力作战能得到多少。

    同样的道理,其实在项羽和高祖身上,也应验过。太史公言项羽‘妇人之仁,却不知封赏’,其实跟项羽的起家有很大关系。

    高祖起兵,一开始是为了自保,后来是为了夺天下、得富贵。当然要重重封赏并肩作战之人,否则那些乡党为何甘冒生死、远涉千里去咸阳?

    项羽则不然,他起兵是因为仇恨,甚至都没想过得天下,只要灭秦。而保家、复仇之战,是不计得失的。项羽哪怕不发军饷,楚兵都会自发杀秦。妇人之仁、体恤士卒就够用了。

    当秦亡后,从复仇转为争天下,项羽却没扭转过来,便渐渐众叛亲离。当年仇秦之部曲,并不仇汉。彭越、英布可以不要封赏自发杀秦,却不会不要封赏自发杀汉。”

    关羽这番话也谈不上逻辑缜密,完全是一个带兵十几年的名将奇才,根据亲身经历、心得的总结。

    刘备和他带兵,也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当初在涿郡起兵讨伐黄巾时,待遇条件也非常差,但袍泽们从来不抱怨,因为他们是在保卫家乡。

    后来刘备和关羽带着乡勇转战他处,很快就因为赏赐、前途跟不上,屡遭溃败。关羽就是那时候开始,慢慢琢磨这个问题的。

    他爱读,但这不代表他就不读了,关羽是个非常爱从历史书里总结用兵经验、再跟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反复对照验证。

    诸葛亮反复体悟,忍不住拍案叫绝:“那是不是保家卫国、为了报仇而战,就该同甘共苦呢?

    而只要是侵略别国或者诸侯,哪怕是别国先动手的,只要打到了别国的国土上,这时候就要调动士卒的逐利之心?

    难怪桓帝时段颎破羌,一次因连续作战、获取军功过多、士卒皆有余财,便不复进取。段颎便设计伪装羌人焚营地、毁财物,激励士卒仇羌,并再次努力搏命、终获大胜!”

    诸葛亮提到的这个典故,在建安年间也不是秘密了。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号称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就有一次嫌弃“士兵们打胜仗得到的赏钱多了之后,怕没命花,也怕因为在塞外作战,攒的赏钱没法立刻送回给家人,万一死了就白赚了”。

    然后段颎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给钱才能让士兵奋斗,但钱多了之后,就又不利于奋斗了。因此最好伪造敌袭,把士兵们奋斗来的钱烧光,重新变成赤贫。

    诸葛亮把关羽所言,还有项羽刘邦李广霍去病段颎典故统统融会贯通,终于觉得自己抓到了心得。

    但关羽却劝他不要忙着下结论:“你所言,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细,不能一概而论——

    就说眼下之战,我们要驱使士卒奋不顾身攻击笮融,究竟该如何鼓舞士气、严明军纪?

    对于军中的丹阳兵,还有兴霸的锦帆兵,他们只是为了得富贵利禄。

    对于豫章本地的郡兵,他们或许怨恨笮融祸害他们的家乡。

    对于广陵郡、丹阳郡来的郡兵,他们或许也有点家乡被祸害之恨,但他们毕竟是异地作战,心态又有微妙不同。

    至于那些发现自己被骗、从而悔悟投降的僧兵,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我要整合这四类怀着不同作战目的的士卒,但又不能明显用四套区别对待的赏罚激励措施,这就需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法而不同用,让人看不出端倪——总之,不是我夸口,掌握军心之法,你还有得学呢。”

    诸葛亮彻底心悦诚服,慨叹道:“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总想总结出规律。有些东西,果然得临事而论,不可胶柱鼓瑟,否则岂不是成了赵括之辈。”

    ……

    调整好心态后,诸葛亮学习动力愈发强烈,学习态度也愈发端正。

    再看到关羽练兵时有任何不好归纳的做法,他也不再急于求问,而是自己再多想想,多揣摩揣摩。

    诸葛亮的智力终究是冠绝天下,有了大哥敲打的学习态度,关羽提醒的学习方法后,自然是事半功倍,突飞猛进。

    上元节过后,他懵懵懂懂觉得已稍稍掌握了关羽这一整套鼓舞士气法门的应用。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关羽提出后,关羽倒也大度,就给他一个机会,具体上手实操。

    由诸葛亮直接部署后面十日的训练奖惩、士卒饮食起居条件优化。

    诸葛亮按观察来的关羽做法,先依样画葫芦。细微不足之处,关羽立刻给他指出,让他重新微调部署。

    如此又七八日,需要关羽点拨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了。

    关羽看到这进步速度,也忍不住赞叹:“真是天下奇才,我起码花了八年,在大哥从平原相任上去徐州时,才达到你今日的军心掌握程度。

    不过你也别骄傲,越是后面越难精进。你用了一个月时间,走完了我前八年的路,后面四年,估计你至少还要学一年多。”

    诸葛亮也不骄傲:“如今便能达到关将军四年前的水准,我已经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