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令人头痛的论文

    03令人头痛的论文 (第2/3页)

   物理学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还没有彻底消散,又飘来了一朵新的黄色的云。

    当然,也有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这则花边新闻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

    中华民囯驻英公使馆一等秘书、临时代办朱兆莘,就被公使馆的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份《每日电讯报》,上面在爱丁顿打人的新闻处,还特意用红笔标注了一个圈。

    北洋政府时期的驻外使领馆官员,基本上延续了明清持续几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没有重大的外事活动需要参加,绝不迈出使馆一步,躲进使馆的小楼成一统,不管外面的冬夏与春秋。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民囯政府对这些驻外公使馆的经费,采取的都是包干形式。

    年初打过来一笔钱之后就不管不顾,每年结束之后是盈余还是亏损,就全凭公使的本事。

    所以公使馆的众人,每天想着的都是怎么从国家还有出洋留学来使馆报道的学生那里搜刮到更多的油水。

    至于探访国外的舆情和民意,还有进一步的情报工作么?

    他们连使馆都懒得出去,又怎么会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地的工作呢?

    所以不论是驻德国公使魏宸组,还是驻英公使馆的临时代办朱兆莘,都不曾察觉有中囯人的论文发表在这两个国家的顶级物理学刊物上,直到在新年晚宴上听留学生们讲近日趣闻,或是看了报纸上的花边新闻,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得知了这件事。

    当看到报纸上说,一个英国人,为了一个中囯人,和另外一个英国人打了一架,直接就吓坏了朱兆莘。

    他急忙向给他送来报纸的工作人员来了个夺命五连问:“这个中囯人是谁?他在哪儿?他怎么能挑拨两个英国人打架?会不会引起友邦惊诧?英国人要是就此发起外交召见,我该怎么办?”

    工作人员满心无奈,他十分后悔给朱代办送来这份报纸。

    明明是一件为民族争气的事,怎么到了他这里,首先想到的是外国人的看法?

    他虽然心中很愤怒,但还是面带微笑地回答道:“先生,请您先看完这则新闻,基本上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