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戛纳还是柏林

    第五十九章 戛纳还是柏林 (第2/3页)

做《入殓师》后期剪辑的时候,张国榕也在中影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跑了京城、魔都、鹭岛、胶州等等地方堪景。

    剧组的演职员也在紧锣密鼓的招募和选择中。

    这一切都是在高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随行的除了中影的工作人员外,只有唐贺德跟着。

    一个月后,2002年的1月3号,吴渊完成了《入殓师》的后期剪辑。

    张国榕的《偷心》剧组职员也基本就位,就差演员和拍摄地还没定好。

    全国一线城市都跑了一圈后的张国榕,再次回到了京城,找上了正在中影看成片的吴渊,找他询问起了意见。

    “女主角我想选宁静,我觉得她人长的好戏又好!”

    “男主角的话我希望陈道铭来演,他在《我的1919》里演的顾维钧就很有气质,可以演钢琴艺术家。”

    “事业成功的商人,我想选胡君来演,我在港岛看了《蓝宇》,胡君演的非常棒,是个好演员!”

    “女主角严厉的妈妈,感觉让肥姐来演很适合!”

    张国榕坐在吴渊对面,手舞足蹈的侃侃而谈,脸上的神色欣喜又兴奋,梦想终于要实现的感觉确实很让他沉醉。

    吴渊含笑看着他,也不说什么扫兴的话,附和着说道:“我觉得挺好的,不过宁静和陈道铭你请的过来吗?”

    “韩董说可以帮我牵线联系,你们内地演员还是都卖韩董面子的。”张国榕开心的说道。

    “那就没问题了。”吴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神色莫名的看向了张国榕。

    “张生,我最近听说了个消息。”

    “明年,也就是2003年,内地这边应该要放开限制了,非电影行业的民营资本可以投资电影业了。”

    “也就是说,内地这边的私企也可以做制片了。”

    “这个消息是韩董这几天透露给我的,说是最近一两年上头都在考虑向民营资本开放电影业,逐步放开。”

    “2000年成立中影、上影、长影,2001年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院线市场。”

    “接下来制片领域也要放开了。”

    吴渊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目光明亮且清澈的看着张国榕:“我打算在内地成立一家电影制片公司。”

    “张生,有没有兴趣加入?”

    “港岛电影市场年年在萎缩,而且阶级早就固化了,多久没有出现新的优秀制片公司和优秀新人导演了?”

    “港岛电影行业看似花团锦簇,但是实际上已经是一潭死水了,接下来只会一直走下坡路。”

    “华语电影的未来在内地,不在港岛,更不可能在宝岛,这点毋庸置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