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知遇之恩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章:知遇之恩 (第1/3页)

    阎大人并不是白白问这个问题的。

    当朝局势诚如狄映所言:女帝虽然识人别具一格、用人大胆明智、放权也不拘泥于形式,但是,也有些偏私太过。

    如今的朝堂上,武家人、或武李两家的后人就占了几近过半,剩下的,不是与他们站去一边的、就是站在中间的。

    女帝一直渴望发掘人才,用以去填补因她偏私而产生的缺口。阎大人及几位一心为国的朝臣们,也在努力寻找和推荐治国之士去帮补这些个缺口。

    所以阎大人的心里很明白:推荐人才,自身以及对方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相当重的。

    他对狄映是很欣赏,不但欣赏其人的坚定执律之心,更欣赏其人在当初面对刘溪和曹基等强权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出头硬碰硬,而是埋伏着时机等来了自己才一举发作,于是才有了推荐之心。

    只是朝堂上,敢直谏撞柱的、并不缺,他也不稀罕那样的。

    他就想弄清楚:狄映的不以卵击石,到底是“查无实证”的圆滑呢?还是坚持着本心徐徐图之呢?

    人心是最易变的,现在的狄映还很年轻,真正朝上迈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是什么的时候,到底会怎么做。

    他听到了狄映的回答。

    不,准确地说,他是“看”到了狄映的回答。

    狄映提起笔,蘸了黑墨,给画上添加了些乌云,不让艳色显得刺眼,更让乌云间,有金色的阳光努力从厚重的云层中透出光线。

    再以简约而不简单的条线,将那些有些漫无边际的色泽给“约”了起来。显出了明晰的层次感。

    整幅画的意境就变了。变得“规矩”了许多,那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有些成了背景、有些变为了低调、有些转为了其它物什、有些甚至都不存在了。

    树身没有动,就让画中的格局非常突显。

    只是人物也变了。人物的手里多了一把伞,画面上多出了一些风,伞面迎着风向,脚下,原本的花瓣,变成了一片富有勃勃生机的花草。

    阎大人叹了一口气。

    果然是年轻人心性啊,虽然懂得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