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知遇之恩
第四章:知遇之恩 (第2/3页)
迂回婉转,刚直却还是过多了一些。
他接过画笔,提高了一些伞面的倾斜角度,再给伞面上添加了一半阳光、一半阴影。
狄映懂了。
这是阎大人希望他在日后,能在秉持初心的情况下,注意保持策略和态度。
他沉默着,向阎大人郑重施了一礼。
这是承诺,也是保证。
阎大人满意地笑了。
笑着问了一句:“河南道的风,最近刮得有些怪异了,都绕过了并州。你可愿去一探究底?”
狄映整冠、正容,上前一步,挺直胸膛,朗声却谦逊地回答:“为官之基也,卑职愿往!”
“好好好!”
阎大人看着这样的狄映,胸中忽然也升起了豪气万千。一扫些许的暮暮之气后,再慈蔼地道:“此画送你,愿你能真正做到画中的意境。”
将画卷起,双手递给了狄映。
狄映弯腰接过。
“师生之谊”已成。
而狄映还不知道的是:他是阎大人官职生涯中、最后向朝堂举荐之人。
等一个月后收到吏部调任他为河南道法曹的时候,同时也收到了阎大人“乞骸骨”的消息。
狄映心情沉重地赶赴了河南道的并州。
秉持着自己的信念、怀揣着阎大人的期望,放开了手脚,仅在短短数月间,便将并州城内积压的大小案件统统处理完毕,且无有申辩者。
并收获百姓们称颂与支持无数。即便是寒冬时节,也总有干枣、枣饼给他送来。
狄映感受着那些浓浓的爱护之情,欲发谨慎和忙碌了起来,因为有些案子、或者说是大部分的案子,虽然他断得清楚明白,但给他的感觉就是:背后似乎还隐瞒、或者说是牵扯着什么。
比如张四杀了李五,人证、物证、口供俱全,张四也供认不讳。
可根由呢?狄映觉得:如果张四和李五不是为了一垄田梗就起了争执、如果不是县官糊涂,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惨案发生?
可那县官真的是糊涂吗?还是……
狄映披着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