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第二十章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第2/3页)

实证。

    胃痛一般都要先分一分寒热和虚实,寒热好分,不把脉也能知道,只需要询问患者平时渴了是喜欢喝凉水还是温水就行。

    一般肠胃正常的人,在水温上不会有刻意的选择,而胃寒的人,他会选择性的喝温水,因为这是身体引导他喝了温水会舒服一点,而胃热的人身体就会引导他喝凉水。

    虚实也是如此,当胃痛的时候,如果按压会觉得舒服,那么多半是虚证,要是越按越痛,那么毫无疑问,肯定就是实证了。

    实证就意味着有东西堵着。

    可能是大肠里的糟粕拍不出来,也可能是是小肠里的气淤堵住了化不开,总之就是没清干净。

    五脏为阴,藏而不泄,满而不实;六腑为阳,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什么意思?

    就是五脏六腑相当于是两种性能不同的箱子,五脏呢它可以装满东西,但是呢,这些东西必须是濡养全身的精气,这玩意装多少都行,少了反而不好,但要是里面出现了瓷实的东西,比如结石,那可就麻烦大了。

    六腑就不同了,它也可以装东西,可以有精气,也可以有别的东西,像我们吃进来的食物啊,化学物质啊,都是,但这些东西都是临时储存,你不能玩定期,像大肠,屎要是在里面待久了,堆积的太多了,那就得出问题了。

    吴曾爽现在就是有东西积累在身体里弄不出去,所以就出现在肚子痛的情况,索性积累的东西不在五脏,不算什么大事。

    《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就提到过,“脏病难治,腑病易治,何谓也?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腑病易治者,传其子也。”

    五脏有病,它会把病气传到它克的那个脏器那。

    就比方说十个患者九个脾虚,还有一个脾肾两虚。

    陆九这几天看的患者,没有一个脾胃是好的,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而脾属土,土克水,脾要是虚的太严重,伤的就是肾。

    和五脏不同,六腑生病,它会把病气往助他的那个脏器传,比如胃伤了,病气会传到小肠,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属火,火生土。

    这种病气的传导方式,就使得腑病不会在短时间内恶化,救治起来也格外的简单。

    “宿食是什么?”脾土不太懂。

    “就是你运化不掉的食物,隔天还在胃里。”陆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