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A分过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八章 A分过渡 (第1/3页)

    祭司长屋。

    蜡烛闪着明暗不定的烛火。

    “那么多鱼怎么分配的问题好解决,教会让大家都吃饱,家家户户都有多余的鱼,晚上再给他们上点课......把大多数搞定就没问题。”

    冯道夫双手垫在后脑勺:“货币是难事,现在银币还够,但也坚持不了多久。”

    玛格丽特很好奇:“你打算怎么解决?”

    首席女祭司已经是最忠诚的伙伴,深入了解后也知道性格可靠。

    冯道夫没有隐瞒:“我设想过一种代替货币的评分体系,就叫A分好了,AO的A,劳动得到的A分越多,能分配到的收益越高。”

    他简短介绍了一下。

    玛格丽特狐疑的看着他:“从你这里分钱?你有这么善良?”

    冯道夫说:“这话说的,我当然有这么善良了,第一大善人!”

    「触发特质-贪婪」

    冯老爷:“?”

    “谁来计分呢?”

    跟冯老爷接触深了,首席女祭司瞧出了问题:“有考虑过每个人身体状况和工作技能差距吗?你来做监督,不就成了你一句话的事情了?以后会不会有你说的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情况?”

    冯老爷也没有否认:“公平监督是最大的难点。”

    计划一切的模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格,并非原教旨主义观念里的一套模板可以概述——企图用恒定概念去框套动态事物本身就违反辩证法。

    例如毛熊早期的是集约农夫人身自由,生产资料集约化反而是次要的。

    后来由于NEP带来的复苏已经看到了可见的成果,又开始改成了后NEP时代的新经济方法。

    总体上,这种变迁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而塑造的,并非永恒不变。

    他所设想的A分模式,是搭配政教合一的体系,解决货币问题是主要,集约化是其次。

    但不论是哪一种风格,监督都是一个问题。

    工作的具体内容是相当复杂繁琐的,很多地方,对于‘分’的标准,老家那段时间一开始是70多种,后来猛增到了160多种,太复杂了。

    林老师在他的一篇论文《制度、技术与O国农业发展》做过结论,说这套体系的不成功,不是由于它的性质,而是由于对农业劳动监督的困难。

    管理管理,终归还是要看管理人的水平。

    真正能做到精确衡量工作量的地方很少。

    大部分地方都不具备这样的管理水平,只能采取很粗略的计算方式,之间互评也带有很重个人感情色彩,为了监督就要配一个班子,班子的这些人是脱产还是不脱产?

    “由一个监督引发的延伸问题太多。”

    冯道夫说道:“这一切种种,没有几万字说不清楚。要是还在我的老家讨论这个,能让几帮人吵个几天几夜......给你说一个故事吧。”

    又能听故事?

    玛格丽特开心的调整到了听小说模式,以一个很少女的姿势,听着他缓缓说:“两个古希腊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

    “他们假设,在世界诞生之前,发生过一场规模巨大的拍卖会。”

    “所有人类希望购买的商品与服务,以及任何发生买卖的时间地点都在拍卖中得到了认可。”

    “这场拍卖将一直持续到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供需都完全达到了平衡。”

    “在这场史前大拍卖结束之后,人类才开始出现与发展。”

    “由于这场拍卖已经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交易,市场与交易已经不再需要了,所有的交易都已经被严格定义,所有的人都只需按照自己的约定交付自己的服务与商品。”

    “在这个前提下,人类不再需要一种叫做‘货币’的东西来充当交易媒介、衡量价值与反应需求,也不需要一种叫做‘市场’的东西来充当分配的工具......你觉得这样的设想怎么样?”

    冯道夫看向女祭司。

    玛格丽特说道:“很有趣的故事。”

    “玛格丽特,你会向往那样的世界吗?”

    “我觉得现在就挺好的。”

    女祭司想了想说道:“大部分人会向往,但可能只有一无所有的人会真的强烈想要生活在这种世界。”

    冯道夫说道:“他们想要的其实是有无形的至高公平的管着一切。”

    “如果没有永远公平的神来主持,一场这样的世界拍卖会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每一个人的需求和意见都不同。”

    “在没有神组织的情况下,想要实现这样的世界,必须依靠压制和缩减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才能够勉强运行,凡是不符合需要的都应该被摒弃,抑制不正确的需求,这样就可以达成消费和生产的完美闭环。”

    “有限的人性与无限复杂的世界之间的矛盾......这几乎是不可能解决的,规定可以设定,人心难以设定,人不是器械,不可能按照预设的来。”

    “那我们开设市场,每个人按照自己需求自由的来交易,这样会更好吗?也不见得,要不然罗马怎么会出现经济萧条。”

    冯道夫站了起来,拿起了女祭司屋内的木雕摆件:“罗马很自由,但罗马工坊的工人,累到吐血了也买不起自己制作的精美手工品。”

    “元老想要的不是小赢也不是中赢更不是大赢,而是特大赢,大赢特赢。”

    “他们想要自己的工坊有可以随时解雇与雇佣的工人,想要印度的种姓,想要工坊工人永远是牛马。”

    “但牛马最喜欢的事是光吃料不干活,能歇就歇,能闲着就闲着。”

    “这就是市场的矛盾。”

    “纯粹的公平不现实,纯粹的市场也没成功。”

    冯道夫放下了摆件,看向了木板组成,属于诺斯部落的原始图书馆。

    “在我的国家,有一位图书管理员前辈说过,缝合怪天下第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市场不是万能的,计划也不是万能的。市场是必不可少的,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现实情况而言,与其追究哪个好,不如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两者比率。”

    “淡了加盐,咸了加水,斡旋计划和市场。”

    “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