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小罐茶大师造!

    第三十二章 小罐茶大师造! (第2/3页)

以说大炮和黄油是工业化的一体两面。

    “生产力更发达,可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再加上一直不断补充劳动力,我们在进行超级大工程的同时,还能海外支援日德兰半岛,搞轮换练兵。”

    拉斐尔继续说道:“这样的事情是日耳曼诸侯们做不到的。”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以助地力的用养结合的农业经营方式,就是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维持着土地的高效利用,可以看作一种集约化的经营。

    方法好,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欧陆从粮食单位产量来说,直到17-18世纪,老家的单位土地的粮食产出比欧陆高得多。

    在加洛林时期,西欧的粮食产出,按收获量与种子比计,有时低到2:1,就是说,收获2斗粮食,要留下1斗作为来年的种子。

    这也是因为欧陆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经历了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

    作为征服民族的日耳曼人,还没有完全从游牧和游耕状态过渡到定居农业阶段,耕作方式原始粗放,加之欧陆地广人稀,劳力相对不足,很自然的采取这种粗放经营。

    想要精耕细作,也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来,只能撒上种子等着收。

    不像老家,人口太多,耕地太少。

    农业上面,很多事情是因地制宜的。

    就像拿东罗马没有普及重犁,就说农业技术停滞,但这其实是因为爱琴海沿海的农田多为沙土地性质,不适合重犁。

    没足够劳动力,又没有先进畜力机,日耳曼诸侯也得看天打仗。

    “劳动力为了糊口,全年要不间断地进行农业和渔猎来糊口,还有满足对贵族的供奉。”

    “诸侯国里只有不需要劳动的贵族,才能有时间去参加战争,落后的生产力也限制了粮食、马匹、金属等战争物资的组织消耗水平。”

    “贵族抽调随军的劳动力不能长时间外出,否则就会耽误本国农业耕作收获。”

    “深入敌后对敌国劳动力屠杀和毁坏耕地等破坏性方式,也会让敌国随后报复造成两败俱伤,所以欧洲战争才会有战场不重伤敌方贵族,不擒杀非作战人员的约定。”

    “不选择春耕秋收的季节作战,战场选择要避开耕地,捕获敌方作战人员和随军劳动力允许赎买释放.这就是贵族所谓的礼。”

    “本质就是为了彼此保护生产水平,避免通过战争造成永久性破坏。”

    本质上和春秋贵族的礼差不多,这就是战争和生产力的公式关系。

    “阿尔伯特没有那么大的资本把宝贵的劳动力浪费在攻城上面。”

    “就算他舍得,他旗下的贵族们也会有意见。”

    “为了能顺利统治瑞典,他不可能现在就和封臣闹翻。”

    拉斐尔做了总结:“等春耕结束,不出意外的话,他会绕过日德兰半岛,选择从汉堡那边走水路,直接登陆瑞典南部,跟投靠他的瑞典贵族们联合在一起。”

    布鲁克有些遗憾的咂了咂嘴:“要是他不来,我们的日德兰大公多半也不会继续免费提供后勤物资。”

    “日德兰大公可能用不来多久就会赶我们走,三旅少了白吃白喝免费练兵的机会.可惜了。”

    即便圣者和日德兰大公的关系特殊,但不会自带干粮的帮忙守城,物资都是日德兰大公这边提供的。

    还是那句话,联姻的前提是因为利益相同,不会因为联姻就亏本资助小舅子买房买车娶老婆,做领主的都很现实。

    现在少了大敌,当然也该现实的赶人走。

    说岳父岳父到。

    没过几天冯道夫就收到了4号岳父的信函,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岳父家也没有余粮,新包的小蜜都饿瘦一个cup了。

    他也没有多纠缠,基层公务员培养的数量还不够,现在还不是背刺岳父岳母的时候。

    给了布鲁克撤军的命令,冯道夫拿起了丹麦那边的情报。

    “不需要动兵,效果却比战争还要好,这是天才的战略。”

    担当大臣的黑发太太说道:“但很多领主都在谨慎观望,这个战略需要很多年。”

    冯道夫:“意料之中。”

    羊吃人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动辄几年、几十年都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像是发生在英格兰历史上的那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