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打硬仗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346章 打硬仗 (第1/3页)

    “卑职遵命!”李春应道。

    杨凌转身对众民夫朗声喝道:“乡亲父老们,咱们平凉城遭遇大灾,朝廷发下救济粮,让我们度过难关,我感激不尽。但是我们不能坐享其成,不仅不能躲清闲,反倒要更加努力干活,为朝廷尽忠!”

    “为义军尽忠!”众民夫齐声喝道,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杨凌抬手虚按,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说道:“咱们要打硬仗,所以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里有两千多斤救济粮,你们谁愿意跟我走,就留在这里,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你们。”

    听到杨凌这么说,众民夫顿时议论纷纷。

    片刻之后,几十号民夫举起右臂表示愿意追随杨凌,剩下的人互相对视片刻,最终陆续走出人群,向杨凌报告,愿意留在城内帮忙。

    杨凌看着这批民夫,欣慰地点点头,说道:“诸位兄弟放心吧,我们大伙都是百姓的子民,我们义军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这样,我再从府库拿出500钱,分给你们。”

    杨凌说完,便带着几名士卒离开大堂,直奔县衙后院的仓库。

    杨凌在仓库里拿出500贯铜钱分发给这些民夫,并且叮嘱他们把钱收好。

    “诸位兄弟,如果有人想要退出,请随时来找我,咱们还会再招募更多的民壮,共同对抗鞑虏。”杨凌郑重地说道。

    民夫们纷纷称谢,目送杨凌离开,然后开始拆卸粮食,将粮食运回城中储存。

    这些人都是贫苦农民,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只要稍稍训练几天,就可以胜任民夫的工作,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民夫。

    这些民夫虽然缺乏技术含量,但胜在数量足够多,每隔三日就能从平凉府运来数万石粮食,杨凌甚至怀疑,他们根本不需要训练,只需要吃饱饭就行。

    除掉粮草的损耗,平凉府还能维持六七天的粮食供应,这使得城中的百姓总算缓过劲儿来,恢复到平时的生产秩序中。

    杨凌趁着百姓的精神状态尚佳,将征发民夫的工作推进得飞快,短短的几天时间,整座平凉城就焕然变样,城墙已经基本完工,四门外都竖立着高大的木质围栏,城门外更是挖掘壕沟、铺设铁丝网和拒马。

    城中的各条巷道里也全部拉起栅栏,每处都有民勇值班,城中到处都能看到巡逻的民勇。

    南宋和北宋的争斗已经蔓延到他们义军,杨凌不敢怠慢,只能全力保证这座平凉城的安全,否则他的政治前途恐怕会毁于这场战争。

    杨凌带着卫队巡视城防时,远处隐约传来阵阵嘈杂声。

    “杨将军,好像是官兵打过来啦,怎么办呀?”负责警戒的民夫惊慌失措地喊道。

    “不用担心,是官兵过来抢救粮食,你们守好自己的岗哨,不要轻举妄动。”杨凌安抚道。

    “是!”

    果然如杨凌预料的那样,过来抢救粮食的确实是官兵。不过对方显然低估平凉府的防御,刚靠近城墙就被打得屁滚尿流。

    这些官兵显然也没想到城里居然有这么多武装到牙齿的民壮,只能狼狈逃窜。等到对方撤走,平凉府才恢复平静。

    这次杨凌并没有大肆杀戮这些官兵,毕竟双方是友非敌。他只是严厉地斥责那些擅闯民宅的官差,勒令他们以后没有通行证不允许入内。同时,杨凌还派人抓捕这些无法无天的恶棍,以儆效尤。

    平凉府的百姓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中,对杨凌越发信服,他们甚至认为平凉府是杨凌和他麾下这支义军创造出来的,因为只有杨凌才有这样的魄力,才有资格统率平凉府的百姓。

    在平凉府官员和民众眼中,这支义军已经是他们心中惟我独尊的英雄,甚至比当今天子的威望还要高,所以他们才会甘冒奇险组织民夫修建防御工事,就是为守住平凉府做准备。

    “报!”

    杨凌正在巡视各项工程进展,副尉刘大刀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报告道:“报告将军,前面发现敌情!”

    “哦,走,我们去看看!”

    杨凌闻言顿时精神振奋,立即带着刘大刀等人赶往前线观察敌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