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兄妹辩讼

    第十三章 兄妹辩讼 (第2/3页)

他前两天让他三叔管管严恬的话,应该全都成了放屁。

    行!既然他三叔管不了,那他严愉就只能当仁不让地行使起兄长的权力了!

    于是他郑重地端起了长兄的架子,决定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大堂妹一些教训。

    “好好好!”严愉强压着火气,不怒反笑,“且不说为兄这玩笑开的分寸如何。只说上次听闻大妹妹也是读书的,又惯爱讲道理,那咱们今天便就事论事,好好讲讲道理,说说这讼道。

    “大妹妹可曾听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老夫子教人中庸之道、以和为贵,息讼止讼方才是大同之道。

    “若百姓皆因争起讼,好讼斗狠,那我泱泱大齐可不是整日刁民缠诉,废耕辍织,以致民风尽变,争胜斗勇,恶民滋生,良民渐少。届时赋役不兴,国力逐弱,何以奉养朝廷,抵御外患?

    “且纵观古今,盛世何不是无讼世界?有典可记,上古尧舜盛世便为无讼之世。

    “这些国家民生、朝堂大事,大妹妹毕竟为女子可能不懂。可孔老夫子的‘贵和持中,贵和尚中’的道理总是懂的吧?

    “不能因为大妹妹小有偏才,又父慈溺爱,便任性妄为,在叔父治辖内无法无天,大行讼道!

    “当知,讼不可妄兴,健讼者必凶!

    “大妹妹平日里还应多多读圣贤之书才是。女儿家本就应该贞静寡言,知书明理,以至将来打理内宅,相夫教子。而非这般飞扬跋扈,巧言令色,争强好胜,凶悍斗勇。

    “为兄这一心为大妹妹好。请大妹妹也务必要记下为兄之言才是。”

    “好!”秦主恩忍不住击节赞叹。

    牛逼!真是酣畅淋漓!他在心里已经给严愉供起了个神位。若论引经据典地吵架,京中还真无出其右。自己虽然也擅怼人,可他更善于说些市井俗语民间俏皮话儿来气人,俗称骂街。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如殿试般作出一篇锦绣文章的驳论,他可就有所欠缺,但严愉在这方面却是一枝独秀。

    三寿点了点头,在心里默默为严大小姐点了根蜡,同时得意地回头看了眼小珠,心想:这下你们主仆总该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吧?

    不想却见那丫头此刻满脸激动,紧张地捂着胸口,呼吸急促起伏。仿佛是在看两大高手巅峰对决,一高手此刻已放出大招,她正期待着另一高手出手接招。

    呃……行吧!你和你家小姐真的没什么深仇大恨?

    众人皆去看向严恬,尤其秦主恩,脸上挑衅之意甚浓。

    可却见严恬不慌不忙,认真听完严愉所言后微微一笑:“兄长所言极是,这也正是小妹素日所想。大同之世无讼!孔老夫子教给人的并不是如何判定讼案胜负,而是如何让一地乃至一国根本不发生讼案。”

    呃?严愉愕然。这是……认输了?

    可他随后却见严恬抬眼看向自己,眼中神彩飞扬:“可二哥哥可知如何做到一地无讼?”

    “这……”严愉一下子被问住。

    “瞧,二哥哥说了这么一通,却不过是说了我也认同的东西。可我不认同二哥哥的,却并非这‘无讼’之论,而是二哥哥刚刚所说的‘不问是非曲直,各打五十丈板’之言。”

    “诶!这便是‘无讼’的方法!”严愉灵光一闪,忙抓住此线,“我认为只有如此,百姓方才知‘健讼、好讼’之可怕,心生畏惧。畏讼自然无讼!”

    “二哥哥错了。”严恬摇了摇头,“荀子有云: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民生有欲不能无争,争则必有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